第130章(第3/3頁)

李夫人呵斥道:“等伱嫁人了,哪裏都去得!”

方若蘭的氣勢為之一泄,大明朝的禮教對於未出閣的女子非常的嚴苛,像她這種官宦人家的小姐更是要注重清名。

但是對於已婚的女人,則可以參加各種活動,甚至在福建地區女人拋頭露面做生意的也不在少數。

方知府看到女兒吃癟,又不忍心起來,他說道:“平日裏也沒見你嚷嚷著要出門,這次怎麽非要去?”

方若蘭說出了實話:“女兒聽說這次指揮使夫人的壽辰,於家戲班要演新戲。”

原來如此。

方知府這下子明白了,這幾日於宗遠不停的在縣城宣傳,自家戲班排了新戲,比拓湖先生家戲班的戲還要精彩百倍,是吊足了縣裏人的胃口。

原本於家的名聲都臭了,很多縣裏官宦人家是不準備去親自去賀壽的,只要送了壽禮也算是禮數周到了。

但是聽說於家戲班的新戲,不少夫人都蠢蠢欲動,這年頭娛樂活動就這麽幾樣,拓湖先生家戲班的新劇也都聽過幾遍了。

方知府摸著胡子說道:“聽說於家戲班的戲是那個長寧衛蘇澤親自排的,這新劇的劇本應該也是他寫的。”

李夫人也聽過蘇澤的名聲,她問到:“就是寫《杜十娘》的那個蘇澤。”

方知府點頭,李夫人又說道:“只可惜他沒有功名在身,但凡是個舉人。”

說完,李夫人瞥了一眼女兒。

她自己拉扯弟弟長大的時候,家裏也窮的很,倒是對女婿家境沒什麽要求。

相反李夫人也受到弟弟影響,認為那些大家族多是一些規矩森嚴的假道學,女兒要是真的嫁入大家族也是受苦。

不過堂堂知府家的女兒,也不可能和沒有功名的窮書生婚配。

方知府又覺得血壓高了:“舉人?蘇澤這個年紀能中舉人?要是明年鄉試他能中舉人,日後必定能中進士!那城裏找他結親的能排到福州城去!”

以前說“五十少進士”,無論是哪個時代,三十歲前能考中舉人都算是年少有為了。

(張居正這種二十三歲中進士的變態例外)

長寧衛給蘇澤報的戶籍上他現在是二十二歲,明年也就是二十三歲,要是二十三歲能中舉,肯定會被延平府的達官貴人搶著結親。

聽說女兒是為了聽戲,李夫人的語氣也軟了下來,她說道:“你扮作我的侍女,到了於家不要做出格的事情!”

方若蘭知道自家老父親在家沒有話語權,李夫人這句話一錘定音了,她立刻說道:“多謝母親!”

忘記標題了…

標題就是納粟入監,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