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2/3頁)

也就是說蘇澤的《拍案驚奇》流傳的越廣,上面的文章稱贊的人越多,那蘇澤就能更快的獲得經驗。

蘇澤暗暗有了新的想法,既然有商人願意將拍案驚奇販賣到其他的縣,那蘇澤就可以直接和他們談合作,多印一些報紙賣給他們,讓他們直接在別的縣賣報。

這還要和書店的林顯亮說一說,蘇澤記下這點,和陳林二人踏入縣學。

過了欞星門後,林清材低聲說道:“蘇兄聽說了嗎?朝廷要開納粟入監了。”

蘇澤點頭說道:“我入城的時候遇到林兄的族兄,他已經和我說過了。”

陳朝源有些心動,他是已經考了多年的老童生了,對於秀才功名有執念,納粟入監不失為一條路。

林清材嘆息一聲說道:“我還是勸蘇兄不要走這條路,納粟入監雖然不用縣試,但是在南直隸鄉試可更難了,蘇兄的才能是可以中進士的,可沒必要走這樣的捷徑。”

蘇澤笑了笑說道:“衛所裏那麽多事,我可不可能跑去國子監讀書的。”

說著說著,三人來到了宿舍,這一次熊嶽竟然還沒來上學。

三人有些擔憂,只看到海瑞推門進來說道:

“熊嶽的母親病了,他在家服侍母親。”

蘇澤連忙問道:“老師,熊嶽母親的病嚴重嗎?”

海瑞搖頭說道:“熊嶽只是遣同鄉來縣學請了假,沒有具體說他母親的病情。”

眾人再次嘆了一口氣,熊嶽原本是四人中家境最好的,他家在武夷山下有茶園,家中還有好些雇工茶農,算是富農小地主這個階層的。

但是世事無常,先是朝廷要加茶供數量,然後朝廷改貢折銀,他家又被分攤了更多的折銀,如今他母親又病了,這一下子就從富農階層跌落了。

大明朝的自耕農就是這樣被消滅的,朝廷的一粒灰落在這些富農頭上,就是破產的結果,等到了嘉靖年間開始就天災人禍不斷,連京城附近都有災民,整個王朝已經到了風雨飄搖的地步。

海瑞嘆息一聲說道:“我們繼續上課吧。”

等到了課堂上,海瑞也講起了納粟入監的事情,他正色說道:

“納粟入監不是科舉正途,你們的水平好好讀書中個秀才不難,沒必要走這樣的歪路。”

作為讀書人,海瑞是非常痛恨納粟入監的。

這不僅僅侵犯了讀書人的權利,也讓國子監更加魚龍混雜。

原本國子監也是一條做官的正途,可是如今正經讀書人已經不願意入監讀書了,國子監成了紈絝子弟的聚集地。

而且納粟入監同樣也侵犯了寒門讀書人的利益,國子監擴招之後,參加鄉試的人也就多了,這些年頻頻爆發出鄉試作弊的醜聞。

任何制度都是人在執行,只要保留了人的環節,制度就永遠都有漏洞。

海瑞只是希望今年朝廷能派正直的大臣主持南直隸的鄉試,可千萬不要再出什麽幺蛾子了。

不過海瑞還是很快收好心情,開始給三人講課。

【課堂聽講,科舉技能經驗+24,Lv5,112/1000】

【課堂聽講,科舉技能經驗+23,Lv5,135/1000】

如今平日裏蘇澤在家裏讀書,一天能漲12-15點科舉技能。

在縣學讀書一天能漲近50點科舉技能。

那麽一個月也能肝個四百多點科舉技能。

可是從Lv5升級到Lv10,需要15000點的經驗值,如果折算下來需要三年的時間。

速度還是太慢了,明年就是鄉試年了,難道要等下一次鄉試?

還是要想想辦法。

如今蘇澤只有兩個辦法,一個是增加智力屬性點,提高肝科舉技能的效率。

如果能有兩倍的智力屬性,那就只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就能將科舉技能肝到Lv10了。

另外就是參加和科舉有關的活動,比如上一次白知縣在縣學出題靠自己,蘇澤就漲了不少科舉經驗。

完成和科舉有關的活動,讀和科舉相關的書籍,也能額外獲得科舉技能經驗。

再次感慨時間不夠,蘇澤決定去於家的書鋪看看,有沒有好的科舉參考書,想想額外漲經驗的辦法。

第二天還是習作,海瑞批改了三人在家寫的八股文,再次將蘇澤的文章當做範文,講解了破題的思路和八股的格式要求。

上完了課之後,蘇澤七月十六日還要參加於公子母親的壽辰,就繼續在縣學留了一日。

“爹,我也要去!”

方若蘭不滿的向方知府表示抗議,嚇得方知府手裏的涼茶差點潑出去。

“胡鬧!於指揮使夫人壽辰,你去湊什麽熱鬧!”

方知府說不過女兒,但是李夫人擁有血脈壓制的能力,上來就反駁女兒。

方若蘭立刻說道:“我可以女扮男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