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首獻良策(第2/2頁)

這可從何說起……

但這件事既然牽扯到了自己,李然也不好一句話也不說,畢竟自己剛受了叔孫豹的客請之請,要是這時候不幫襯著一把,那未免也太不道德了。

這時,只見李然雙手抱胸(這是他習慣性的動作,以前在研究室內思考問題時,他向來都是這樣)思索著言道:

“季氏既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這麽做,想必私底下早已與眾大夫們是串過口了的。因此,即使叔孫大夫與太子反對,怕也是收效甚微……季孫宿如此詭詐,必是已有了萬全準備的。”

此時李然又來回踱了幾步,一邊沉思,一邊又是自言自語道:

“既是祭天,那必然要有祭器……”

只見李然一個箭步,頓然言道:

“有了!依然愚見,不若便給他這個機會!哼哼,既然我們壓不住季孫氏,那何不假借他人之手!”

眾人皆是面面相覷,不知李然何謂:

“此言……何解?”

“簡單。若論祭天之禮,必先告於王室。按周禮,祭天禮器皆由王室提供。周王室得知此事,按周禮,定是要贈魯君祭器的……而今周室賦薄,早已不能制禮器,故而多年來,皆是遣人入晉索取。晉人若是知道季孫氏有此貳心……呵呵,如此便可以無憂矣!可盡管答應他便是了!”

他的話音剛落,太子野便立刻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來,不由得臉色一變,頓時大喜道:

“妙!”

“周禮治世,豈容他季孫氏胡來?季孫氏在魯國再如何囂張跋扈,也斷不敢開罪於晉國!”

“好計謀!當真好計謀!”

“多謝子明兄指點!”

太子野言罷,朝著李然當即是作揖一禮,恭敬無比。

而叔孫豹聽完太子野所言,也是瞬時豁然明悟,當即看向李然,眼神之中充滿期盼。

其實他們心裏都清楚,李然此謀的底氣就在於:

晉國無論是國君,亦或是六卿,都斷然不會容忍季氏這樣明目張膽的竊取君權。

國君自是不用說,六卿如今亦是各懷鬼胎,誰又敢開了這樣的口子?誰敢答應了此事,那日後便是留了一條蔑視周禮的汙點。

所以這事兒看上去只是魯國一家之事,但實際上卻是牽涉極廣的。

“季孫氏只知攝權之利,卻並不知攝權之害。此舉無異於火中取栗,看似唾手可得,卻實際上我們只需悄悄運作一番,便能叫他進退不得!”

“公子,屆時若是季孫氏果真如此問起,公子盡管應允了便是。非但要應了爽快,更要命人即刻啟程,前往周王室索要一應禮器。只揚言是要以季孫氏之名義代君祭天。那季孫子不知如今周室禮器盡出自晉人之手,必然不防……屆時便只管等晉人前來問責便是了。呵呵……此乃借屍還魂之計也!”

這“借屍還魂”,很明顯,借的是周王室之“屍”,還的,卻是魯國公室的“魂”。

當他一通說完,只覺得自己此時儼然已經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了。

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這關鍵時刻,多懂點遊戲規則果然是沒壞處的。

但旋即,自己卻又覺得這種玩弄陰謀詭計的活兒對他而言實在是沒什麽吸引力。

他隨後又朝向太子野,作揖後鄭重言道:

“不過,公子將來君臨魯國,還是當以仁義為先,庶民為重。似此等陰謀詭詐之手段,始終只是下策,不可多用。”

當他再度說完,他忽的愣住了。

因為他看見叔孫豹,太子野,以及祭樂都是在用一種十分奇怪的眼神看著他。

“怎……怎麽了?”

上下看了一圈,並未發覺有什麽不對勁,他只得如此問道。

“子明兄氣節高亮,著實叫人欽佩。”

“今日教誨,野當謹記!”

在太子野眼中,李然的話已經超出了一般當權者的範疇。他雖不知道該如何形容,但他能夠明確感受到李然話裏的真誠。

這確實是讓他深受感動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