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一年虧420億華幣?那就漲價嘛!(第2/3頁)

吳秘書連忙擺擺手,不敢居功。

“是啊,光幾座超級工廠,就徹底解決了廬城的就業壓力,周邊的居民再也不用南下東進,去鵬城和滬城討生活。”

袁老樂呵呵道,眼底綻放出一抹發自肺腑的笑意。

短短五六年時光,廬城的變化肉眼可見。

常住人口從2014年的700萬到2019年的1600萬人,一口氣漲了一倍多,創造了大量消費需求。

加上汽車行業、手機行業、Ai智能行業和家電行業的聚集,吸引來一大批上下遊的供應商,貢獻稅收、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又形成了數條完備的產業帶。

他在山海集團身上,可是實實在在壓了重注。

一號、二號和三號超級工廠的工業用地,他不僅沒收一毛錢,還主動聯系銀行,幫陳河宇拿到了一筆超低利息的大額貸款。

從結果來看,這一場豪賭是他贏了。

在山海集團這個強有力的引擎推動下,廬城一躍成為了超一線城市。

全年GDP也從2014年的5000億華幣,歷經多次暴漲之後,一度逼近2萬億華幣大關。

力壓閩州、川蜀、中原等地,連續三年,沖進各省GDP排行榜前五。

自家培養的大學生、碩士和博士生,從此多了一個選擇,留在家鄉,也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能待在老家生活,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陳河宇暢然笑道。

他不由地回想起上一世,自己在滬城足足漂了十年,隨著年齡增長,頭發禿了,肚子圓了,眼睛花了,唯有工資一直沒變。

想回老家,壓根就沒工作機會!

留在滬城,面對高昂的房價,心裏又無可奈何。

袁老莞爾一笑,帶頭向前走,不多時,便來到一處人工湖前。

苦於沒人維護,此時渾濁的水面上,飄了一層枯黃的樹葉。

湖岸兩旁的櫻花煙柳,如同一個個幹癟的黃毛丫頭,透著一股營養不良的氣息。

微風吹拂,水波粼粼,升起一縷清冷的寒意。

“陳先生,您覺得怎麽樣?”

吳秘書笑眯眯道,儼然一副心有成竹的模樣。

為了給陳河宇尋覓校址,他可是花費了不少心思,字典厚度的文書材料,就硬生生翻了十幾箱。

“60萬平方米,連1000畝都不到,終究是小了一點,四周還有轉圜的空間嗎?”

陳河宇想了想,實話實說道。

“北邊有一座軟件園,產權人是一家機器人公司的老總,原本生產出來的產品,在兒童市場也算具備一席之地。

但在山海機器人公司擴充品類線後,與他的商品產生了競爭沖突,日子就越來越難過了,所以打算把公司關停,回家安心收租。”

吳秘書緩緩說道。

言下之意,若是陳河宇有想法,他立馬去辦。

“面積有多大?”

陳河宇蹙起眉心,開門見山地追問道。

“差不多有15萬平方米,230畝左右,優點是可以打通,做成封閉式的校區。”

吳秘書不假思索道。

“加在一起,不過75萬平方米,暫時勉強夠用。

袁老,東南角或者是西南角,能找到一塊兩百萬平方米的科研用地嗎?”

陳河宇頓了頓,鄭重其事地看著袁老,表明自己沒開玩笑。

兩百萬平方米?

袁老明顯愣了一下,他萬萬沒想到,陳河宇竟會拋出這樣一個請求。

要知道,科大在廬城本部的占比面積才165萬平方米,陳河宇要那麽大的地想做什麽?

“有倒是有,我怕你用不完,白白浪費買地的錢。”

袁老輕笑一聲,拍了拍吳秘書的肩膀,示意他來補充。

“陳先生,在居巢湖的南岸,毗鄰大漁生態園西邊的一塊地,肯定符合您的要求,面積大概有三百多萬平方米,除了位置偏了一點、交通不算太便利以外,其他條件都很不錯……”

吳秘書侃侃而談道。

陳河宇根據他的描述,很快在腦海裏,定位到了具體方位,並仔細考慮了一遍周圍的供水供電、供氣和排水系統,大致無妨,也算達到了自己的心裏預期。

隨後交代‘莫斯’記錄下來,等回過頭,經過實地考察後,再行決定。

一行人不緊不慢地走著,最後在食堂和宿舍樓的路口,悠然停下了腳步。

陳河宇擡起手,看了一眼腕表,對著袁老和吳秘書說道:“袁老,吳秘,中午我來做東,盧陽北區的胡師傅私家菜,我聽朋友提過,口味和環境都是上上選。”

“那就勞煩了。”

袁老爽快答應道。

以他的閱歷不難看出,若是陳河宇成功的另辟新徑,在灰洲大陸上再造出一塊經濟沃土,地位必將再上一個台階。

加深合作,培養私交,對他而言,百利而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