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一口氣漲1000元!我也很無奈啊!(第2/3頁)

“特拉斯超級工廠的建設進度到了哪一步?”

陳河宇岔開話題道。

“預計明年4月份完工,馬絲克遞交上來的招工薪酬計劃,你看過沒有?我擔心會對大米汽車工廠造成沖擊?”

周安輕蹙眉頭,好心提醒道。

招工薪酬計劃?

山海資本是特拉斯的第二大股東,關於超級工廠的所有投資明細和員工薪資成本表,陳河宇當然清楚。

實際上,他樂見其成!

一座高度自動化、使用大量工業機器人的汽車工廠,頂多招聘幾萬人,哪怕開出再高的工資,也是僧多粥少的局面。

就像廬城超級工廠,就算全部滿員,最多也就不過100萬出頭的員工,剩下的人找不到工作,難道就會一直等嗎?

只會選擇薪水稍低一籌的工作。

但廬城超級工廠的存在,宛如一條鯰魚,把制造業的用工價格攪得天翻地覆,想留住普通工人,就得跟著漲薪。

畢竟,在莫斯Ai眼鏡3.0上市後,一次性增加了高盧、啤酒、橄欖、霓虹、高麗等十幾國的語言包,只要戴著它,就能無視語言交流障礙,前往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打工。

以前的老板可能會說,你不幹有的是人幹!

然而如今,一眾80、90後,會選擇把辭職信直接甩到老板臉上,大不了學個一兩年電焊、木工或者擰鋼筋的手藝,跑到歐羅洲或者袋鼠洲,賺錢多還能吃西餐。

“我看過馬絲克發來的文件,覺得沒有什麽問題。”

陳河宇不以為意道。

“可他打算開出7200元的底薪,這麽一來,勞工市場的價格體系就亂了啊。”

周安悶聲道。

“周秘書,廬城超級工廠運行了三年多,廬城制造業的用工市場亂了嗎?”

“招的起工人就招,招不起就早點倒閉,若是被人力成本壓垮了,這樣的公司活著還有什麽意義?”

陳河宇撇撇嘴,嗤笑道。

周安心裏“咯噔”一聲,他萬萬沒想到,馬絲克的薪酬計劃居然經過了陳河宇同意。

看對方態度,大概率還是始作俑者。

如此一來,這件事就有些難辦啊?

沉吟片刻後,他小心翼翼道:“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擁有未來科技、大米科技和山海微電這樣的壟斷技術,具備超高的盈利水平,比如制衣、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行業,利潤率只有2.1%,若都像你和馬絲克這麽搞,其他產業還能活下去嗎?”

“他們能不能活取決於自身能力,而不是依靠壓榨底層員工微薄的收入。

更何況,利潤率低又不是利潤額低,灣島的富土康照樣能給得起加班費和獎金,他們就不行?”

陳河宇沒好氣道。

盡管他對富土康也沒什麽好感,但總比一些道貌岸然的企業老板強多了。

為什麽利潤率低?

還不是因為舍不得投入研發資金,沒有核心競爭力,產品缺乏溢價空間。

技術專利要買,生產設備要買,核心零件要買,生產線的維修服務也得支付高額費用。

賺來的錢買樓買地,就是不肯搞研發,然後陷入惡性循環,利潤日漸薄弱,最後恨不得從員工的飯菜裏扣出幾個鋼镚來。

之前廬城超級工廠的一名經理人提議,把包吃包住的福利改成每月發放固定補貼金,再把園區的食堂、住宿、水電調整為收費模式,將為公司每年創收50億華幣。

五十萬人的吃喝拉撒,其中蘊藏的利益非常驚人。

想法很不錯,卻被陳河宇當場開除,這個經理人的管理理念,顯然更適合萬塔國北部。

自此以後,再也沒人敢提出削減工人福利的建議。

周安默然,露出一絲苦笑,產業升級談何容易,除了半導體和汽車行業,在山海集團的推動下,才有了一縷曙光。

其他產業,皆在艱難度日。

“看來廬城超級工廠的薪資結構,也該漲一波了。”

陳河宇暗自思忖道。

有馬絲克在前面擋槍剛好合適,省得國內一些制造業老板,整天逮著他一個人罵。

廬城超級工廠成立三年多,基本工資也從起初的2980元漲到了3880元,全勤獎金從200提升到了400元。

唯一減少的便是加班時長,工作日最高只能加2個小時,周末最多只能加6個小時,節假日和周末一樣。

多余的生產訂單向第二座超級工廠轉移,並未影響到大米手機、家電、家具和燈具的訂單交付。

雖然有一部分員工抱怨底薪確實漲了,但到手的工資卻沒漲幾塊錢,全是因為加班時長變少了。

看似漲了,感覺好像又沒漲。

然而對於有老婆孩子的普通工人來說,多出來的時間,可以用來陪伴家人,也有空閑去逛超市消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