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我是莫斯,現在接管控制權!(第3/4頁)

“老板,我給你發了一個視頻,還有一份研究報告,大米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竟然強到不可思議。”

下屬緩緩解釋道。

“大米汽車?我知道了。”

李宏走下床,來到書房,打開筆記本電腦,點開對方發來的視頻。

3分26秒的視頻內容,堪稱驚心動魄。

他看完後,禁不住蹙起眉心,滑動鼠標翻閱下屬發來的分析報告。

字裏行間裏,都能體會到一股深深的絕望。

好比兩個人參加百米賽跑,對方已經來到了終點,自己卻還在起始點晃悠,自然會充滿強烈的無力感。

“為什麽老是針對我!”

李宏厲聲罵道。

有莫斯智能駕駛系統,誰還會選擇千度的阿波羅系統?

這一夜,太多人為此失眠!

次日上午9點,當雷駿的座駕即將駛入大米科技園時,瞬間被上百個的記者團團圍住。

“雷總,能否談談莫斯自動駕駛技術?”

“雷總,您對昨晚的熱搜視頻如何看待?下一步,會考慮開放授權合作嗎?”

“雷總,莫斯智能駕駛系統和一名十年駕齡的老司機相比,誰能更勝一籌?”

“……”

記者們爭前恐後地遞出采訪話筒,想要拿到第一手的獨家新聞。

雷駿坐在車裏,被這些人的熱情,搞得有些不知所措。

他環視一圈後發現,主流商業、汽車和科技周刊的記者代表幾乎都在現場,若是置之不理不太好,於是凝思片刻道:

“大家先去待客廳稍作休息,給我們一點準備時間,我會召開一個簡短的新聞發布會,解答各位的疑慮。”

一大簇的記者聽到雷駿這麽說,默默收起話筒,跟著大米科技的工作人員來到待客廳,焦急等待著。

十幾分鐘後,一名行政人員前來通知,領著眾人前往大米科技的多媒體會議室。

沒一會兒,一間可以容納幾百人的房間映入眼簾,此時雷駿已然坐在了講台上。

待眾人全部落座後,雷駿才揮揮手,示意記者們提問。

“雷總,能聊聊莫斯智能駕駛系統嗎?”

《華東汽車晚報》的記者抓住機會,成為第一個提問的人。

“相信大家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這是一款未來科技公司研發的智能駕駛系統,將其命名為莫斯,也是因為這款系統有一半的功能,要依靠莫斯的人工智能技術。

所以,想要了解授權合作細節的記者朋友,可以把這個問題留給未來科技的章總。”

雷駿笑著說道。

“雷總,我們想知道,莫斯自動駕駛系統到底發展到了什麽地步,它能否取代一名經驗豐富的駕駛員?”

《大華科技》的記者起身詢問道,眼神裏帶著迫切的探究之意。

“目前的技術還不成熟,將來能不能發展到這一步,我只能說,都是未知數。”

雷駿含糊其辭,把這個問題敷衍了過去。

莫斯自動駕駛系統的當前定位是輔助角色,還有巨大的優化空間。

在陳河宇的構想中,至少要等雲鯤太空公司,在完成衛星電網的搭建後,開始布局衛星互聯網之際,才會慢慢轉變莫斯自動駕駛系統的角色定位。

從被動走向主動!

面對記者的問題,雷駿只肯回答自己所知的信息,剩下關於技術方面的提問,全部踢給了章楠。

這場簡單的答疑交流會,歷經一個小時方才結束。

一些核心的問題,記者們顯然還是一知半解,不過沒關系,這群人直奔下一站——未來科技總部。

章楠得知園區大門外,聚集了大量海內外的社媒記者時,略一沉吟,便通知吳辰和魏罡,帶上莫斯自動駕駛系統的核心研發工程師,參加記者招待會。

“傳感器技術:使用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傳感器實時獲取道路、車輛、行人信息,全方位了解路況……”

“智能算法模型:通過高性能計算平台和復雜的算法,對傳感器收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從而準確識別和理解周圍環境,包括物體檢測、跟蹤、路徑規劃……”

“高精度地圖:用以識別道路、車道、交通標志等,並與實時感知數據進行結合,這一塊的技術支持由高得和北鬥系統提供。”

“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

在研發工程師的一一解讀下,記者們總算搞清了莫斯自動駕駛技術的原理。

兩個月之前,在大米汽車的新品發布會上,雷布斯曾經吹噓,大米汽車使用的自動駕駛技術是全球最牛叉的系統。

當時太多人一笑了之,沒有當成一回事。

畢竟在發布會上吹牛皮,是各家企業老總心照不宣的慣例。

莫斯自動駕駛系統的熱度,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吵得沸沸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