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山海M-4芯片,成熟的10納米工藝,首次領跑!(第2/3頁)

此外,光刻技術的分辨率、材料的物理特性,也會影響芯片的晶體管結構和運算性能。

就像鎬通驍龍825芯片,設計稿出來半年,也沒能實現量產。

核心原因是,沒有企業能提供優質靠譜的代工服務。

三興、灣積電、英特等公司,也只是掌握著14納米的生產工藝,10納米的制造工藝根本不成熟。

下車後,陳河宇徑直走進一樓大廳,迎面遇到何婷波。

“老板,下午好,我現在要去一趟工廠。”

何婷波解釋道。

“嗯,知道了,諾伊斯跟老吳他們,在辦公室還是實驗室?”

陳河宇隨口問道。

“在研發中心的封測部,山海M-4芯片首批樣品剛剛制成,正忙著測試性能和功耗指標。”

何婷波回答道。

“好,你先忙去吧。”

陳河宇微微頷首,不由地心生期待,葉友誠這小子,速度夠快啊。

公司的10納米生產工藝還不夠成熟,他基於10納米工藝制程設計的山海M-4便造了出來。

當他擡腳踏進封測部時,一群人正圍著一台邏輯分析儀,在捕獲和分析芯片內部信號的電平、時序和數據流,從而檢測、調試芯片裏的邏輯錯誤和驗證處理器功能。

旁邊還擺放著示波器、信號發生器、熱釋電顯微鏡和電源分析儀,這些均是芯片設計和測試過程中需要用到的重要物理工具,能提供詳盡的數據和分析結果,幫助芯片設計師評估和改進芯片處理器的性能。

聽到門口的動靜,眾人緩緩擡起頭,見到來人是陳河宇,笑著問候道。

“老板!”

“陳總!”

“坐下說,情況怎麽樣?”

陳河宇直奔主題問道。

“吳,你來說吧。”

諾伊斯謙讓道。

“當然得小葉來,他是總工設計師。”

吳茂哲擺擺手,笑著婉拒,把一旁的葉友誠推了出來。

“那就葉工吧,說說看,你對自己的新作品還滿意嗎?”

陳河宇不以為意,順勢調侃道。

“老板,喊我小葉就行。”

葉友誠抓了抓淩亂的頭發,憨笑道,神色有些拘束,和芯片發布會上的那個明星芯片設計師,有極大的出入。

只有在談及專業技能時,才是那個意氣風發的天才!

“老吳,下次再讓我聽到你喊人家小葉,我非扣你獎金不可,以後禮貌點,叫葉工!”

陳河宇拍了拍葉友誠的肩膀,沖吳茂哲批評道。

“你不是還叫我老吳嗎?”

吳茂哲撇撇嘴,不服氣道。

余下幾人紛紛捂嘴大笑,見老吳吃癟,全然一副幸災樂禍的模樣。

“老板,它就是山海M-4,采用自主研發的64位核心架構Kimi,這一次完全摒棄了ARM公司的Cortex架構。”

葉友誠夾起一枚微型處理器,放在陳河宇面前。

“CPU性能方面:搭載全新的Kimi一代,采用1+3+4的三級架構。

其中,1個Kimi-X1核心高達2.84GHz,具備卓越的單核性能;3個Kimi-A60核心提供高效的多核性能;4個Kimi-A55核心則用於輕負荷任務,從而降低功耗。

GPU性能方面:集成了英偉達Tegra K16,在圖形渲染、遊戲性能和視頻處理方面都有顯著提升,並支持更高的刷新率和更高分辨率的顯示屏。

AI和機器學習加速方面:配備了Jetson TX16 AI引擎,能為手機提供強大的AI計算能力,支持高效的神經網絡推理加速,可用於圖像識別、語音識別和增強現實等AI應用……”

葉友誠不緊不慢道。

可以說,山海M-4是山海微電,真正意義上的跨時代產品,至少在性能和功耗上,達到了英特、鎬通旗艦級水準。

“老吳,10納米工藝的良品率現在是多少?”

陳河宇轉頭問道。

“72%,還是沒有達到80%。”

吳茂哲略帶遺憾道。

“足夠了,先生產一批,供應給大米科技使用。”

陳河宇點點頭,72%的良品率,對比半年前的53%,足足上漲了接近20%。

短時間內,光刻技術、化學氣相沉積技術和蝕刻技術無法取得重大突破,良品率自然不會有大幅提升。

“讓封測部,遞交一份性能測試報告,需要涵蓋處理性能、浮點運算性能、多線程性能和效能數據,對了,發一份給大米的雷總。”

陳河宇交代道。

“老板,我知道了。”

封測部的負責人答應下來。

隨後。

陳河宇拉上一幫人,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結束以後,給雷布斯打去電話,提前和他知會一聲,準備在大米明年的手機新品上,搭載山海M-4芯片。

至於更加成熟的山海M-3芯片處理器,將用於大米的中端價位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