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踹開好來屋大門,16納米工藝時代,這麽快?(第3/3頁)

“謝謝老板,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郭幡一本正經道。

“你的衣食父母是觀眾,得打動他們才行,好啦,今天就到這裏,以後和樂安國際對接的工作,你要全程參與進去,多去了解一些海外電影市場的現狀。”

陳河宇叮囑道。

幾天後,海報和預告片紛紛出爐,瞬間點燃了網民熱情,短短兩分鐘的預告片,將十幾個宏大壯觀的電影場景剪輯進去。

看過的人,立刻就被吸引了!

“可惜,要春節才能上映,還要等半年,為什麽要讓我這麽早知道這部電影啊!”

“咱就是說,有沒有一種可能,精華全在預告片裏?”

“十億到底花在哪裏了!全是特效嗎?我只想說,泰特麽褲辣!”

……

同時,歐羅洲、北莓洲的線下、線上媒體,也開始低頻率、小規模投放起電影宣傳片,為上映提前做預熱。

“噢,看起來很酷,很難想象,這是一部華國的電影!”

“這是特效制作的場景嗎?為什麽更像實景拍攝,誰能告訴我,華國人是如何辦到的?”

“帶著地星流浪?我不得不承認,這個想法So Cool!”

“Shit!華國能拍出什麽電影,估計他們宣傳的2億美刀大制作,99%都是水。”

“這種垃圾電影,多看一眼,都是在浪費我的時間。”

“那片土地上,能拍科幻電影?別逗我行嗎?就那些五毛錢特效?”

臉書、油管上的討論好壞兼有,但總體是差評多過好評!

只是這些吐槽特效的人,根本想不到,2015年的好來屋大片,40%的特效制作都使用了莫斯Ai特效軟件。

“你們就沒發現?電影裏的人工智能,也叫莫斯嗎?這和未來科技有什麽關系?”

一些心細的國外網友,發現了一些端倪。

“天呐!這部電影的最大投資人竟然是未來科技!莫斯人工智能就是他們公司的產品!”

要知道,莫斯Ai繪畫和莫斯智能語音系統,在海外擁有十幾億用戶,只要轉化十分之一的人走進電影院,就能創造恐怖的電影票房。

隨即,又有人爆料,今年上映的十部大片中,至少有4部電影的特效,是由莫斯Ai特效完成的。

好萊塢60%的電影特效制作公司,都在使用未來科技的特效軟件。

頓時,那些嘲笑特效水平差的人,集體消失了,轉而拍起馬屁來!

在莫斯的影響下,《流浪地星》的熱度越來越高,甚至一度登上了《好來屋報道》。

這可是漂亮國最大的報刊之一,代表著終極權威之聲,作為娛樂產業的風向標,其對歐莓明星圈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內容詳細描寫了《流浪地星》的拍攝過程,故事背景和主演團隊!

柳德樺!

吳津!

汪智!

寧離!

這些陌生的華人名字,慢慢被海外觀眾接納熟知!

華語電影就這樣,輕輕敲開了北莓市場的大門,另外一邊,歐羅洲的科幻影迷們,也在期待這部電影的上映!

就在陳河宇忙著為《神秘復蘇》選角時,何婷波送來另一個好消息!

“16納米的芯片工藝制程被突破了!”

“你再說一遍?”

陳河宇有些難以置信,重生以來,他做了無數讓人震驚的壯舉,但這次,他被驚訝到了。

山海微電的芯片研究室才成立不到兩個月,就能取得這麽大的科研成果?

他的第一反應,是懷疑態度。

“老板,我們反復驗證過,晶體管結構、材料選擇、布局優化,統統沒有問題!”

何婷波鄭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