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風蓬孤根(一)秘盒

【七】風蓬孤根

從昔南山歌短褐,何時北闕請長纓。

——元好問《鈞州道中》

-

(一)秘盒

回雪聽得滿懷淒楚,淚漣漣地問:“元翁翁,周姑娘怎的這樣可憐,她後來怎樣了?與將軍終成眷屬了麽?”元好問長嘆道:“良佐在獄中時,丁縣令起意要納她為妾,她為了打探良佐的消息,也為慫恿丁謹劭再度上奏進言,不得已屈從了。”回雪睜大眼睛“啊”了一聲,撲在九娘懷中唏噓不已,驛丞勸她道:“莫哭了,她能脫身風塵,已是不幸中的大幸了,你小孩子家不知道,戰亂之中有多少屍骨如山、多少血流成河,我與你娘都是這樣經過來的。”回雪拭淚道:“那將軍出獄後,可曾去尋她?”元好問搖頭嘆息道:“我也不知道。南陽一別,我便再未見過良佐,如今陰陽相隔,真個是‘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說到此,他辛酸難忍,兩行熱淚潸潸而下。

九娘沉默片刻,嘆道:“原來周姑娘身世這樣坎坷,可惜將軍並不知道她委身丁縣令的苦衷,唉,以她的性子,必定不願藉此乞憐……不過,她後來也回到家鄉了,想來應在杭州平安終老。”元好問驚詫地道:“什麽?夫人也認識她?!”回雪更是連聲追問。九娘緩緩道:“正大六年,周姑娘來到汴京,一直住在廣平郡王府上,王妃待她很好,後來還與她一同回到臨安。”元好問訝然道:“竟有這樣的事?!廣平王妃……便是先前那位杜娘子麽?”九娘點頭道:“是,就是這位杜王妃。”

-

-

完顏寧初見杜蓁,是在正大二年的初夏,花盡荼蘼,綠葉成蔭,一年芳時已去,那光艷美貌的少婦從畫堂深處快步走來,臉上帶著靦腆的微笑,別有一種敦厚之感。

“嫂嫂安好。”完顏寧淺笑著福了一福,“早該來拜望的,嫂嫂出了月,身上可大安了?”杜蓁早已聽承麟說過她的身世,待這個“不幸流落金國宮廷的大宋同胞”很是友善,一把扶起她笑道:“長公主太客氣了。我現下都已好了。”一邊說,一邊細細向她打量。

在她有限的想象裏,完顏寧這樣宋金兩國皇族之後,該是珠圍翠繞、前呼後擁的金枝玉葉,因此,當她看到眼前這個素衣簡飾、獨立堂前、清麗如花樹堆雪般的少女時,心中十分訝異。

完顏寧又喚來凝光笑道:“這是我的侍女,十分仰慕嫂嫂,我今日特地帶她來拜見真神。”凝光一驚,慌忙紅著臉跪下道:“奴婢凝光,給廣平王妃請安。”杜蓁急步上前扶起她:“姑娘別多禮。我不是什麽廣平王妃,只是暫住在這裏。”凝光驚愕擡頭,完顏寧忙示意她退下,又描補道:“嫂嫂是兄長的妻子,凝光心中又敬仰已久,所以才這樣稱呼。”杜蓁倒未生疑,只赧然道:“長公主太客氣了,我是草木之人,沒什麽值得敬仰的。”完顏寧笑道:“嫂嫂過謙了。”杜蓁略一猶豫,蹙眉問:“公主,他……何時能夠回來?”完顏寧安慰道:“嫂嫂不要擔心,兄長自幼武藝超群,此番出征也並非惡戰,定能平安凱旋。”杜蓁嘆了一聲:“我倒情願他和先祖一樣做個書生,將來回到江南,做個教書先生,雖清貧些卻能安安穩穩地過一輩子。”完顏寧奇道:“先祖……書生?”杜蓁點頭道:“是啊,他祖上是文官,只知安撫黎民,從未打過仗。”

須知承麟本是完顏宗弼後人,宗弼女真名兀術,正是靖康之後搜山檢海追趙構的金初名將,若非嶽飛精忠報國,只怕南宋半壁江山也要喪於宗弼之手。如今承麟為哄杜蓁成親,竟將先祖說成不識弓馬的文弱書生,宗弼若泉下有知簡直要氣活過來。也虧得完顏寧從小練就了不露形色的本事,才勉強繃住了臉,心中大是搖頭:“男子太可怕,連這樣的彌天大謊也撒得出來!”再看向杜蓁時,不免有些愧疚:“她待我以誠,我卻幫著呼敦哥哥瞞騙她,真是罪過。”於是忙扯開了話題問到小侄兒,杜蓁便叫侍女抱了來,雙手抱過紅綾繈褓湊近完顏寧,低下頭柔聲道:“徽兒乖,來見見你姑姑!”

那是一個摩合羅般可愛的孩子,粉白柔嫩的小臉上有軒朗的眉宇和挺拔的鼻梁,與承麟幼時極為相似。完顏寧愛憐地道:“呀,這孩子生得這樣好!嫂嫂,他是單名徽字麽?”杜蓁笑道:“是,你哥哥說什麽五點六點,我也不大明白。”完顏寧微笑道:“‘慎徽五典’,是《尚書》裏的話。那他的表字是‘猷之’二字麽?”杜蓁訝然:“是,公主怎麽知道的?”完顏寧笑道:“‘君子有徽猷’,兄長幼時愛讀《角弓》,我猜他或許會取這句話來做徽兒的表字。”杜蓁聽不懂,也不以為意,只一笑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