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豺狼

登基十六年, 這是天壽帝第一次生除了小感冒、小腹瀉以外的病,太醫院習慣了天壽帝的身強力壯,突然聽聞皇帝昏過去了, 霎時,整個太醫院人仰馬翻。

院判、副院判、再有幾個德高望重的老禦醫, 集體踩著風火輪一般的往這邊跑, 路上從內侍口中得知,陛下是大動肝火之後才暈過去的, 他們心裏還松了口氣。

有原因的昏倒,總比沒有原因的好, 說不定皇帝就是太生氣了, 郁結於心,這才一時不慎, 暈倒在地。

然而等他們到了地方,院判上前,看了看皇帝的臉色, 又扒開他的眼皮, 看看他的瞳孔,最後, 才伸出手, 探了探他的脈搏。

終於得出結論,這個白胡子老頭的臉色瞬間驚恐起來。

這這這……是大兇的脈象啊!

很好, 這回整個皇宮都人仰馬翻了。

……

約莫一個時辰後,天壽帝急症發作,人事不省的消息才傳到孟昔昭這裏, 彼時太醫院使出了渾身解數,已經讓天壽帝的情況穩定下來了, 只是人始終不醒。

要知道這急症發作可大可小,有的人發作一回就沒命了,在醫療不怎麽發達的這個年代裏,只要是嘎嘣一下死掉的,通通歸為猝死。

……

而有些人發作之後,還能撿一條命回來,就是多多少少的,肯定會有些後遺症。

能在皇宮裏當禦醫,這些大夫的醫術沒得說,但只有少數人是真的醉心醫學,多數在碰上這個情況的時候,第一反應還是怎麽保住自己的小命。

於是,誰也沒把話說死,只是忙碌於太醫院和華寧殿之間,一般在冬日當中,天壽帝都是休息在平均溫度能有三十度的日暖閣裏的,但那地方有點小,沒法供三十個太醫、二十個內侍、二十個侍衛、以及零星幾位娘娘待在同一個地方。所以秦非芒做主,把天壽帝移到了更寬敞的、本就應該是帝王寢殿的華寧殿當中。

至於為什麽是秦非芒做主……

自然是因為這偌大皇宮,在天壽帝昏過去以後,竟然連一個能出來主事的都沒有。

太後早死了,皇後也早就沒了,還算長輩的,只有宮裏的幾個老太妃,但這些老太妃都退休這麽多年了,皇帝讓她們出來領著命婦過節,她們都不太情願,更何況是這種主持大局的事情呢?

妃嬪指望不上,那就該指望太子了,可大家一想到要去向太子詢問事宜,所有人都遲疑了一瞬。

皇帝沒醒過來還好,可他要是醒過來了……

算了算了,另找人吧。

秦非芒自知自己只是一個太監,而且他只能算半個權宦,是無法一直喝令眾人的,如果他真這麽做了,那等文武百官反應過來以後,第一個要拉下馬的人,就是他。

所以只在短暫的把場面控制住以後,得知天壽帝一時半會兒不會有生命危險了,就趕緊讓自己的徒弟出宮,把梁郡王請來,當個定海神針。

天壽帝有親兄弟,但在他登基之後,這些親兄弟只有一個被他留在了應天府,其他人全都打發去封地了,而被他留下的那個,也不是因為跟他關系好才被留下的,是因為那人身體實在太差,長途跋涉,絕對會死在路上,為了不被人扣上一個苛刻兄弟的帽子,天壽帝才捏著鼻子留下了他。

而這位王爺,也沒有辜負天壽帝的期望,七年前就已經病故了。

親兄弟指望不上,就只能指望堂兄弟,對於秦非芒的這個安排,大部分人都覺得沒什麽問題,除了甘太師。

他覺得匪夷所思。

皇帝病了,秦非芒那個閹狗,不來找他主持中饋,反而去找八竿子打不著的梁郡王,他的腦子是被驢踢了嗎?他不怕皇帝醒過來以後,跟他秋後算賬?!

所有人當中,甘太師絕對是最盼著皇帝好的,最起碼在六皇子長成以前,他必須健健康康的,一聽說皇帝病了,他都顧不上自己骨質疏松的毛病,轎子也不坐了,讓下人備馬車,趕緊送他進宮,去防止宵小作亂。

他指的宵小,自然就是太子、孟家一派等人,但等他好不容易趕到皇宮,想把跟皇帝隔著一層的梁郡王趕走的時候,突然發現,有個人來得比他更早。

而且是個他絕對沒有想到的人。

楚國長公主,崔永善。

……

長公主已經孀居整整一年,上個月才剛剛開始出來走動,恢復日常的社交,一年前,甘太師對這個注定要出去和親的公主沒什麽印象,可今日再見,他就再也不會忘了這張臉了。

莊重高貴、盛氣淩人,比皇子還勢強三分,站在華寧殿外面,落落大方的對他致謝,然後告訴他,陛下龍體貴重,不宜讓太多人進去打擾,而且他年紀大了,萬一過了病氣,那就不好了,想來陛下也不願意讓他這個老臣勞心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