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匿名

之前太子和孟昔昭等人班師回朝的時候, 天壽帝都沒召他們進宮,在宮門外,就讓眾人散了。

而這回不一樣, 天壽帝的心情沒有受到影響,他又急著展示自己對勞苦功高的臣子的仁慈, 於是, 丁醇等人剛進應天府,他就讓閆順英帶著人去東華門迎接, 其余內侍則立刻出去通知百官,一同進宮, 看他犒賞三軍。

天壽帝罵人和罰人的時候, 喜歡招一大堆的觀眾,這個大家都知道, 為了誇人和賞人,特地勞師動眾,這還真是不多見, 大家雖然納悶, 卻還是老老實實的換了官服,戴好官帽, 然後排隊待漏院裏。

孟昔昭得到消息比別人都早, 準備的也更充分,別人晌午都沒吃飯, 而他剛吃完兩張大餅,感覺有點撐,他轉過頭, 擋住嘴,打了個嗝。

後面正餓肚子的官員:“…………”

今日的主角是丁醇, 別人都是陪襯,孟昔昭站在下面,聽著秦非芒拿著早就寫好的聖旨,在那洋洋灑灑的念,除了丁醇因為官職太高,已經升無可升,作為補償,天壽帝又給他加封了一個節度使的榮譽稱號,以及一個自帶封地的侯爺封號。

剩下的人,全部按軍功升上一級半級,金銀賞賜,大大的有,田地佃戶,也大大的有。

唯有孟舊玉之前提過的賜宅,天壽帝覺得不太妥當,這麽多人全賜,應天府的地方也不夠用啊,所以只是賜了軍功最高的五個人。由於他還想著讓詹不休替他賣命,於是,即使後續的這些事沒他的份,天壽帝也還是賜了他一座宅邸。

中間的武將們已經除了身上的甲胄和武器,卻除不掉他們身上的殺伐之氣,多數人今日都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多的邊關將領,崇政殿裏面的血腥濃度正在不斷飆升,作為天天只會吟詩作對、賞花賞月的文人,他們本能的對這一幕產生了抵觸之情。

文人傾軋,哪怕想要對方的命,也需得認真籌謀上一兩年,而武人想要誰的命,只需一秒,就能割開那人溫熱的喉嚨。

這是降維打擊啊……

不少人都皺著眉,已經開始思考,要怎麽規勸天壽帝,讓他把這些大老粗全都趕出去了。

不管是鎮守邊關,還是去一方州府帶兵安民,總之,只要別留在應天府就行。

孟昔昭也皺著眉,但他皺眉的原因是,沒聽見皇帝提起尚西關的名字。

此時尚西關就站在第一排,雖說他還是笑著的,仿佛大軍受賞,他也與有榮焉,但連謝原都看得出來,他這臉色,是真不怎麽樣。

丁醇當了鎮國大將軍,位次僅僅在他之下,如今陛下又給他封了侯,再加上那幾個節度使的封賞,要知道,尚西關身上才一個節度使的封號,還是在他舔了十來年以後,才終於舔回來的。而這丁醇,真正的作為主將帶兵,不過才五年,如今身上就有三個節度使的封號了!

更別說丁醇的俸祿,林林總總加一起,居然比他這個驍騎大將軍還高!

陛下最近又有想要打大理的意思,這戰事不消,丁醇就永遠都有用武之地,再讓他打幾個勝仗回來,自己這驍騎大將軍的位子,是不是就得讓給他了?

尚西關的臉色不好看,孟昔昭盯著他瞧了一會兒,然後看向自己爹的後腦勺。

這事,他老人家到底辦沒辦成啊?

孟舊玉後腦勺仿佛長了眼,他轉過頭,輕飄飄的看了一眼孟昔昭,然後就又老神在在的轉回去了。

孟昔昭:“……”

很快,孟昔昭就不用猜測了,因為在退朝之後,天壽帝讓尚西關留下,估計他也看見了尚西關的表情,所以準備恩威並重的敲打他一下。

在朝上站了這麽久,那倆大餅也成功消化完畢,帶著身心舒暢的感覺,孟昔昭撣撣衣袖,一臉陽光明媚的打道回府了。

…………

跟孟昔昭想的不一樣,天壽帝把尚西關叫來,沒有威,只有恩。

尚西關畢竟是他的寵臣,哄了他那麽多年,又不跟邱肅明似的,天天在外面待著,人家可是日日夜夜都留在應天府的,對天壽帝也是隨叫隨到。

天壽帝剛宰了一個邱肅明,雖說別人沒鬧到他面前來,但他一琢磨,感覺這些人嘴裏不說,但心裏肯定是想著,他這人真無情,跟了他那麽多年的老人,也是說殺就殺。

要是平時,天壽帝或許不在意,可如今這不是節骨眼上嗎?他是真的很饞大理那塊土地,所以,一點差錯,他都不願意看見。

而且他對尚西關的誤解十分嚴重,他總覺得,尚西關作為驍騎大將軍,在武將當中是十分有地位的,他說什麽,底下人就是什麽,即使不如當年詹慎遊在時那樣齊心,也只能算是差一點而已。

怕尚西關壞他的事,也是出於安撫老臣,天壽帝把他悄悄的叫過來,不僅給他賞了許多的金銀,還賜了他一幅自己的墨寶,哦對,以及孟舊玉跟他提過的,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