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獻祭

關於所謂的“理想”, 孟昔昭說的都是實話。

但他沒有把所有實話都說出來。

想讓崔冶禪位,是因為他不信任他。

再怎麽英明神武的皇帝,到了晚年, 也依然晚節不保,腦袋一抽, 就容易像匈奴的老單於一樣, 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且遺臭萬年的行為來。

更早一點的,可能剛到更年期, 人的性格就變了,而這是無法避免的, 畢竟人的生理結構就是這個樣子, 這也不是崔冶的錯。

大臣性格突變,上面還有皇帝管著他, 可皇帝性格突變,那就沒人能管了。

他不想看到這樣溫柔的太子到那時候變成一個暴戾恣睢的昏君,也不想讓這近乎完美的“歷史”, 就這樣增添了一個瑕疵。

崔冶是他的朋友, 是他在這個世界上除家人以外關系最親密的人,也因為這個, 他對崔冶有種幾近執拗的控制欲。

——你必須當皇帝, 而且必須當一個好皇帝,如果有一天你當不了了, 那你就退下來,把皇位交給別人。

至於皇位到了別人手中,這天下會不會立刻被糟蹋的一幹二凈, 孟昔昭沒想過。

也就是說,他只想讓皇位在崔冶手中的時候, 是幹凈又美好的,對於別人,他就沒有這種莫名其妙的控制欲了。

至於理想中的他會和崔冶當一對退休的鄰居……

孟昔昭也不覺得有什麽問題,不都說了是理想中了嗎,誰的理想不是和自己的姐妹或者兄弟老了就住對門,大家一起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多開心啊。

所以說,要是下午崔冶沒有突然來這麽一手,給了孟昔昭一個高度敏感的擁抱,今天回到府衙以後,他八成就在反思自己,為什麽總是想要插手崔冶的生活了。

孟昔昭不知道別人是怎麽看待自己的,但他自己對自己的理解,是他這個人,有點霸道。

平時不怎麽看得出來,是因為平時跟他見面的那些人,還沒有被他劃分到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如果被他劃分進來了,那他就會暗中著手,一點一滴的改變對方的人生,讓對方在自己劃定的圈裏發展。

最典型的例子,他大哥,還有他小妹。

為他們好是真的,沒有跟他們商量過一句話也是真的,甚至還因此讓他們擔驚受怕、傷心難過,而孟昔昭打的也是做好事不留名,一輩子都不告訴他們真相的主意。

從上帝視角來看,他的行為似乎沒什麽問題,可若從大哥和嬌嬌的視角,若他們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恐怕會比得知五皇子對自己家人見死不救的時候還要傷心。

因為人生不是短短幾行字,三秒鐘就能讀完的日夜交替,在他們眼中卻是真真實實日復一日的過程,自己的弟弟/哥哥不打一聲招呼,就替自己決定了一切,現代人受不了,古代人也受不了。

就不提他們了,哪怕換位思考,假如是孟昔昭遭遇了什麽他不知道的危機,而孟昔昂背地裏替他解決了,還不告訴他這件事,等孟昔昭自己發現以後,怕是會直接氣炸了。

明明自己無法接受,可是他還繼續我行我素,十足的雙標。

有一點孟昔昭感到很慶幸,那就是他只對自己家裏人這樣,其余的人,哪怕是跟他最親近的金珠和慶福,他也尊重他們的意願,不會做出這種缺德事來。

然而不知不覺之中,崔冶也變成了和孟昔昂一樣的待遇,他發現自己竟然受不了崔冶不按他的計劃行事了,在把他用力的推回軌道上以後,沒事的時候,他盤算著以後該怎麽辦時,也會把崔冶算在裏面,偶爾展望一下未來,順便也會想想那時候的他會如何。

這就是退休住對門的來源。

……

崔冶突然出現在隆興府,凡是見到他的人都驚呆了,孟昔昭自然是最抓心撓肝的那個,他非常想知道到底出了什麽事,不然崔冶不會一聲不吭的來找自己,而且見到自己以後,還什麽都不說,只是盯著他看,仿佛他來這麽一遭,就是想看自己一眼。

孟昔昭心裏迅速的浮現出幾個猜測,但他又不敢問,因為昨晚的崔冶,看起來真是十分的不對勁。

非要跟他睡一起,自然也是因為擔心他,怕他出什麽狀況。

按照孟昔昭原本的計劃,他說完了自己的理想,崔冶就應該心向往之,感動的握住他的手,然後氣氛松動,孟昔昭再趁機問他,究竟出了什麽事,跟他說說,或許他能想辦法一起解決。

但崔冶他不按套路出牌,真情握手沒有了,倒是有個十分基情的擁抱,像一道雷,直把孟昔昭劈成了呆瓜,回到府衙,坐在椅子上,失神了好久,他才聽到外界的聲音。

“……郎君?怎麽就你一個人,太子殿下呢?”

孟昔昭擡起頭,看見金珠有些擔憂的望著自己,她後面還站著滿臉疑惑的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