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土匪

金都尉:“……”

他默默的看著孟昔昭, 並不接他的話。

他爹雖然是大齊人,可他從小是被他娘養大的,後來又去了左賢王帳下, 就像後世說的香蕉人一樣,皮是大齊的皮, 裏卻是匈奴的裏。

也就是說, 他根本不吃大齊人兩眼淚汪汪那一套。

孟昔昭:“……”

沒人接話,他還必須要繼續演下去。

嘆了口氣, 孟昔昭低下頭,握著酒杯, 眼神落在這酒杯反射著燭火之光的邊緣上, “實不相瞞,從第一天見到都尉的時候, 我就知道,若這世上只有一人能成為我的至交好友,那這人, 就非都尉莫屬。”

金都尉:“……”

我都不說話了, 你怎麽還敢繼續編呢。

他明顯是不信的,但既然孟昔昭不打算放棄這個話題, 他便喝了口酒, 哦了一聲:“怎麽講?”

孟昔昭這才微微撩起一點眼皮,露出了個跟平時不太一樣的微笑, “因為都尉跟我,是一類人。”

不等金都尉詢問,他就自發的回答:“縱有黃金萬兩, 依然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縱是流芳百世, 人已作古,是是非非皆由後世的人評說,自己是一句都聽不到的,唯有活著的時刻,唯有這條命,是能緊緊攥在自己手裏的,而很多人都意識不到,自己身上最寶貴的、最拿得出手的,其實就是這條命。”

金都尉聽了,不禁感到十分認同。

這也是匈奴的價值觀,賺錢種地、升官發財,那是大齊人才熱衷的事情,匈奴人怎麽發家?從戰爭中、從拼搏中,自身的強大,才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基石,光會耍嘴皮子的人,怎麽比得過一拳能砸碎石頭的人。

由這種觀念,也衍生出了匈奴今朝有酒今朝醉、雖然自家有奴隸、但自己人堅決不能做奴隸的種種普遍性/行為。

哼笑一聲,金都尉對孟昔昭揚了揚酒杯:“在齊人之中,你算是活的通透的。”

孟昔昭給面子的也把酒杯舉起來,跟他虛空一碰,“多謝都尉的誇獎,原本我也是這樣想都尉的,但很可惜,現在我才發現,自己看走眼了。”

金都尉:“……”

他咣的把酒杯摔在桌子上,“孟少卿,你今天膽子很大啊。”

孟昔昭笑:“都尉莫怪,其實我膽子一向不小,只是之前都尉沒看出來而已。”

沉默的盯著他,金都尉不想再跟他兜圈子了,“你到底想說什麽?”

孟昔昭心道,看來還是這一套比較管用,匈奴人吃硬不吃軟,激將法一用一個準,好好說話沒人聽,反過來,罵幾句,就好使了。

……不得不說,有點賤。

孟昔昭垂眸,也把自己的酒杯放到了桌子上,然後撩起眼皮,正色道:“我想救都尉一命。”

金都尉冷笑一聲,顯然覺得他在誇大其詞。

孟昔昭也不在乎他的態度,只盯著他的眼睛,問他:“都尉可否告知,匈奴是什麽時候改了左賢王不再由單於之子擔任的規矩?”

金都尉抱起手臂,警醒的打量孟昔昭的臉色:“自然是將近三百年前,北漢建國時改的。”

嗯……匈奴人入主中原以後,怕中原人反抗太激烈,再加上他們特別崇拜自己的祖先冒頓單於,而冒頓活著的時期,就是漢朝剛建的時期,所以他們商量了一下,把自己的王朝,命名為北漢。

不知道他們怎麽想的,西漢滅亡了、東漢滅亡了,那你們這個北漢,不也就是等著滅亡麽……

孟昔昭又問:“那都尉可知道,從這個規矩改了以後,歷任的左賢王,有幾個可以壽終正寢的?”

金都尉抱起的手臂一頓。

跟孟昔昭不一樣,金都尉對左賢王,那是真的無比忠誠,都快趕上一只大金毛了。

然而匈奴人文化程度都不咋樣,他們也不作詩作詞的,基本上是會認字就行了,像金都尉這種熟知三門外語的,已經是很厲害的文化人了,可是,他也不太了解歷史。

歷任的單於有多少個他都不知道,更何況是那些左賢王的下場呢。

被孟昔昭這麽問了以後,他能想到的,只有離他們比較近的幾個左賢王,比如上個,還有上上個。

上個左賢王,在單於死了以後,被現在的老單於發配到漠北守邊疆去了,到死都沒回過草原,而在他被發配出去五年後,他就死在一場熱症裏,匈奴的醫療水平就不咋樣,漠北更是不咋樣中的不咋樣,在那病了,除了自己熬,沒有任何辦法。哪怕金都尉,也說不出這算壽終正寢的瞎話來。

而上上個左賢王,那就更慘了,因為上上個單於他是逼宮上位的,左賢王為了保護單於,直接被亂刀砍死了。

要是說別的事,金都尉肯定能大義凜然的說,最好的勇士就是要為了保護主人而死,這是無上榮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