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漠

匈奴人當場提出了自己的請求, 天壽帝也十分爽快的答應了,但是他並沒有直接就說要把楚國公主給他們。

按照慣例,皇帝要猶豫上十來天的時間, 然後再帶著痛惜的表情,告訴他

иǎnf

們他有一個女兒, 秀外慧中, 蕙質蘭心,很適合你們那威風凜凜的單於, 我就把她嫁給你們單於吧。

如果被選擇的是宗室女,那就把女兒換成幹女兒, 反正台詞都是一樣的。

而在這個流程走完了以後, 禮部才會大張旗鼓的準備起公主的嫁妝,擬定隨侍人員名單, 安排起一系列的和親事務。

這些跟鴻臚寺都沒關系,他們的任務在把匈奴人引到陛下面前之後就結束了,接下來忙成陀螺的是整個禮部, 他們只要繼續把左賢王一行人的衣食住行都照顧好就可以了。

原本, 從提親到公主出嫁,應該有兩個月到三個月的準備時間, 但不知道是匈奴單於太猴急, 還是左賢王太雞賊,總之他們特意挑這個時候來, 為的就是在萬壽節之後,帶著公主速度啟程。他們一再的跟天壽帝說,匈奴冬天很長, 氣候苦寒,最好還是在暖和的時候出發, 免得凍到金貴的公主,天壽帝覺得有道理,況且他也並不想讓這些匈奴人在大齊待太長時間,就答應他們,九月十五讓他們跟公主的送親隊伍一起回去。

九月十五是深秋時節,大隊人馬烏泱泱的前進,走到匈奴的單於庭大約要一個月,那就是十月十五,正是大雪紛飛的時候,公主到了那裏倒是不用擔心了,她會待在匈奴的王庭好吃好喝,其余送親人員就倒黴了,冒著大雪回齊國,說不定就跟上一任鴻臚寺卿一樣,被堵在雪地裏,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這段時間禮部注定要頭疼了,他們不光要準備公主的嫁妝,還得挑選合適的隨侍,隨侍跟送親人員不一樣,是要長久的待在那伺候公主的,哪怕公主沒了,他們也不能回來,而是留下繼續伺候單於,或者其他的主子。

一時之間,皇宮人心惶惶,禮部也良心難安。

這哪是擬隨侍的名單,這分明就是擬流放的名單。

嗚呼!老夫一生仁義禮智信,怎麽就攤上這等得罪人的差事了呢??

……

禮部難做,右相閆順英更難做。

閆順英掌管的是中書省,送親人員就該他來定。禮部擬隨侍,隨侍都是宮女太監或者侍衛,全在皇宮待著,想出來走後門也沒機會,而送親人員就不一樣了,這裏面全是官啊,為了不待在這個名單裏,這些人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擡出自己八十老母的、擡出自己四月懷胎新妻的、還有變著法往他手裏送錢的。

閆相公現在一個頭兩個大,要他說,那匈奴又不是什麽豺狼虎豹,哪有這麽誇張,好像去一趟就肯定沒命了,以前……以前也就是去一百個人,回來八十個,這個折損率,其實還可以嘛!

……

這話哪怕在心裏想想,閆順英都覺得心虛,更遑論直接說出來了。

擰著眉,閆順英看向手中的名單,禮部尚書是他的人,而且到了知天命之年,他是肯定不會派他出去送死的;禮部侍郎年輕,今年還不到四十歲,但他就是那個擡出自己八十老母、跟他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的人,還給他拿了一份孝敬,閆順英拿著筆,在他的名字上面懸空著轉了幾圈,最終,還是把他的名字塗掉了。

禮部總共就這兩個大官,大官不去,就得小官去,而且去一個不夠,得去兩個,閆順英很快就決定了其中一個,在另一個上,他猶豫了一會兒。

想想此人入官場以後,就對自己不冷不熱,反而願意貼司徒老匹夫的冷屁股……哼,也是個不識時務的,那就派他去好了,年輕人,活下來的幾率還是挺大的,讓他吃吃苦頭,等回來以後,就知道該奉承誰、不該奉承誰了。

選完了禮部,下一個就是鴻臚寺,樞密院獨立一家,並不歸他這個宰相管。

鴻臚寺的官員名單更簡單,一個四品卿、一個六品少卿,除此以外,就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了。

盯著孟昔昭的名字,閆順英非常想把他派出去。

他跟孟昔昭還沒正式的說過一句話,但他已經感覺到了,這人就是自己的克星,只要沾上他,自己就準沒好事,要是能借這個機會,讓他死在草原當中,那該多好啊。

然而,禮部已經一個大官都沒派了,要是鴻臚寺也這樣,搞不好天壽帝還以為他在故意怠慢匈奴,再加上孟昔昭的背後是孟舊玉,要是讓孟舊玉得知自己派他兒子出去送死,他就是不親自過來,也會打開他家大門,把他夫人放出來。

閆順英想起孟夫人當年一句接一句的辱罵甘太師老娘,把這個七十多的老太太罵到嘴唇哆嗦、卻說不出話,她試圖歪著腦袋暈倒在地,卻被孟夫人一伸手,跟拎小雞仔一樣的拎起來,太師老娘還以為她要打人,頓時發出殺豬一般的嚎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