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解開心結

姜玉竹讓苓英打開雕花門扇放余管事進來, 她凝眉問道:“太子殿下為何飲了這麽多桃花釀?”

余管事面色沉重地長嘆了一口氣,徐徐解釋其中緣由:“每年酉月初十是先皇後的忌日,每逢這個日子, 太子殿下就會將自己關起來, 不讓任何人近身,今天在虞祭大典上發生那件事,怕是....勾起了殿下不好的回憶,殿下才會借酒消愁。”

姜玉竹面露不解,追問道:“是什麽不好的回憶?”

“哎...要說起殿下的小時候, 可並非是現在這幅冷冰冰的模樣...”

隨著余管事娓娓道來,漸漸揭開了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原來太子在年幼時,心性與尋常孩童沒什麽不同,甚至還要更頑劣一些。

有一日, 太子好奇北涼以外的州城是什麽樣子, 於是避開看守的親衛, 獨自一人乘馬來到雍州城。

從小生活在冰天雪地, 消息閉塞的涼州, 太子對熙來人往的城池大感新奇, 不知不覺走進一間茶坊。

恰好茶坊裏有從京城來的說書人, 正在口若懸河談起大燕八年前的那場動亂。

“卓家軍鎮守在高達萬仞的隴西山下, 卓大將軍認為羯族人不可能越過高山侵犯大燕,並且自視功高, 將全部心思都放在和皇帝爭奪兵權上,平日裏疏於整頓軍紀,這才致使西啟國大軍來犯時, 號稱無堅不摧的卓家軍不堪一擊,接連丟了十三個州城, 險些被羯族人打至京城裏。後來,多虧咱們的扶遠將軍力挽狂瀾,將這群窮兇極惡的羯族人打回老窩,不然那還有咱們如今的太平日子啊!”

“與卓大將軍不同,卓皇後是一位明辨是非,大公無私的賢後。傳聞卓皇後在咽氣前,曾規勸皇上將太子送去北涼,好化解太子身上的滅國煞氣。要說也真是邪門了,自從太子被送到北涼後,扶遠將軍率領殘余兵馬打退了羯族人,就連南方接連不斷的暴雨亦停了,看來司天監占蔔出的箴言不假,太子乃是天煞孤星轉世,專克親近之人,身載禍國之命...”

當年的太子年輕氣盛,聽到說書人這席顛倒黑白的故事,當即抽出腰間寶劍抵在那人脖頸兒上,讓他從實道來。

茶館裏的食客們瞧見橫眉冷目的少年郎,嚇得四散而逃,紛紛叫喊著殺人啦。

聞訊而來的巡查兵認出在茶館鬧事之人正是幽禁在北涼的太子,匆忙跪地叩拜。

“原來他就是被皇帝送去涼州的太子!”

“不愧是天煞孤星轉世,小小年紀,就如此心狠手辣,不分青紅皂白,竟要當街殺人!”

“太子來到咱們雍州城,今年的莊稼會不會顆粒無收啊?”

“真夠晦氣呐!”

年僅十歲的詹灼鄴冷眼望著匍匐在四周的人群,這些人雖然卑躬屈膝,可投向他的目光中,卻有著掩飾不住的恐懼和厭惡,仿若在看一個怪物。

他真的是一個怪物嗎?

就連他的親生父母都忍不住憎惡,厭棄,要將他遠遠遺棄的怪物!

余管事抹了一把眼角濕潤的淚水,感慨道:

“後來,太子殿下被靖西侯送回北涼,不久後,西州大旱的消息傳到京城,司天監那夥人又開始造謠生事,硬說是太子擅自離開北涼後引起的天災。陛下當即下旨,把負責看守太子的親衛兵全處置了,哎....從此以後,太子殿下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

“這些諫官太過分了吧,西州氣候本就幹燥,趕上風調雨順的時候,一年還要旱上兩次,這種無妄之災要硬扣在太子頭上!”

一旁的苓英聽了,都忍不住為太子鳴不平。

余管事苦笑一聲:“年當殿下年紀尚小,還未接管過北涼兵權,活脫脫就像個沒長牙的狼崽子,任誰都以踩上一腳。”

時隔多年,昔日的狼崽已經退去稚嫩毛發,長出鋒利的尖爪和獠牙,足以撕碎一切小瞧他的敵人。

可即便少年已成為威風凜凜,威震四方的狼王,始終有著對親情的渴望。

只是這種渴望被現實一次次搓磨殆盡,最終封存於心底。

姜玉竹嘆息一聲。

“苓英,你去拿一件外衫來,我去看一看太子殿下。”

“可公子,都這麽晚了....”

苓英欲言又止,心想都這麽晚了,聽余管事說太子還飲了不少桃花釀,她家小姐這一去,豈不是肉包子打天狗——有去無回!

姜玉竹何嘗不知苓英心中的想法,她原本不打算去趟這趟渾水,可聽到余管事講述起太子年幼時的故事,內心還是被狠狠觸痛了下。

她從小得父母守護,兄長愛護,才能固守初心,不被流言所擾,不受世俗所縛。

可太子從小到大,從未有一時片刻得到過親人庇護的滋味,那等孤立無助的感覺,猶若狂風暴雨中一株苦苦掙紮求生樹苗,

今夜,她不想讓太子再獨自一人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