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前塵往事

姜玉竹睡到日上三竿才悠悠醒來,睜眼瞧見頭頂上熟悉的牡丹煙羅軟紗帷帳,聞著窗外濃郁芬芳的梨花香,不由感慨:

回到家的感覺真好啊!

同殷氏用完早膳後,姜玉竹來到姜慎的書房,向父親打聽當年“天狗之亂”後發生的事。

因姜玉竹就是在天狗食日那天出生,所以姜慎和殷氏很忌諱在她面前談起那段過往,就連她每年的生辰日,姜玉竹都會提前一天與兄長一起過。

她只知道在自己出生後,祖父祖母曾要求父親將她送去江陵老宅,交給姜家的遠房親戚照管。

姜慎和殷氏自然是不願,脾氣一向恭順的父親為此與祖父翻了臉,主動向上峰懇求調離京城,舉家遷至荒無人煙的漳州生活了十四載,直到三年前姜慎授命調遣回京城,才漸漸與祖父母的關系緩和了些。

只不過姜玉竹從未進過祖父母的宅子,故而十七年過去了,姜玉竹都不知道自己的祖父祖母長什麽模樣。

聽說“姜墨竹”高中狀元的消息後,祖父祖母終於松了口,同意讓姜慎帶一對兒女登門拜訪,只不過姜玉竹只能在外院行走,不得進內院接觸姜家的其他兒女。

殷氏笑吟吟婉拒了姜家老太的提議,待到四下無人到時候,又提起姜慎的耳朵將姜家一族人罵了個狗血淋頭。

姜玉竹在消息閉塞的漳州長大,從小又被父母保護得很好,所以面對祖父母冷漠疏遠的態度,她只會淺淺的難過一下。

可昨夜在福王府的宴席上,她親眼目睹眾人對太子驚恐又憎惡的眼神,不禁讓她好奇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麽?

姜慎正在書房裏練字,得知姜玉竹想打探的事情,他放下狼毫筆,目光復雜看向亭亭玉立的女兒,濃眉微蹙,長長嘆了一口氣:

“玉兒啊,以前爹不願同你說這些事,是不想你受天道之論誆惑,從而生出自輕自賤的想法。如今你飽讀詩書,應知曉天道之論只是當權者對黎明百姓的約束,不可全信,亦不可不信。”

姜玉竹給父親倒上一盞茶,她點點頭,認同道:

“女兒如今在太子府當差,想要了解當年發生的事,好避免說錯話,辦錯事。我聽人說皇貴妃與先皇後乃是遠親姐妹,當年太子要被皇上送往北涼時,皇貴妃在垂拱殿外跪了三天三夜,懇求皇上收回成命,可那日在殿試上,我卻覺得太子對皇貴妃態度極為冷淡。”

姜玉竹在起草如何改革司天監時,曾翻閱過不少古籍,她在一本史記裏看到這段過往,當時她還認為皇貴妃這個人至善至純,與皇後姐妹情深,寧可丟掉榮華富貴,也要保全繈褓中的太子。

難怪太子歸京後割下司天監主薄的舌頭,並在夜宴上送給皇貴妃娘娘當賀禮,惹得朝中群臣震怒,對太子筆伐口誅。

姜慎手捋烏須,神色頗為復雜,他感慨道:“遠親姐妹...哎,這麽些年過去,舊人不在,如今活著的人也都快遺忘皇貴妃當年的身份,不過是先皇後身邊的一名婢女...”

“婢女?”

姜玉竹大吃一驚,她回憶起殿試上那位雍容閑雅,妝容精致,鸞鳳珠翠環繞的皇貴妃娘娘,實在難以想象尊貴如斯的女子,竟是婢女出身。

追憶起往昔,姜慎眸光微閃,他緩緩道來一段鮮為人知的舊事。

原來,在耀靈帝還是九皇子時,迎娶了朝中武將卓大將軍的嫡女為妻,而九皇子憑借卓家鼎力扶持,從一眾皇子中脫穎而出,最終問鼎龍位。

因此,卓家的女兒也順理成章成為一國之後。

先皇後聰慧明理,她清楚卓家在朝中日漸勢大,遲早會引起耀靈帝心懷忌憚和猜疑,於是勸父親放手軍權。

可手握重兵的卓大將軍並不願放手兵權,原本感情和睦的帝後二人也因此漸漸產生間隙。

一日深夜,耀靈帝醉酒後寵幸了先皇後宮裏的一名婢女,該算是這位婢女有造化,不久後竟懷上身孕,並誕下耀靈帝的第一個皇子。

只不過新帝第一個皇子的生母身份低賤,日後傳出去不太好聽。

耀靈帝原本想將大皇子交給先皇後生養,可先皇後不願奪人子女,為了顧及皇家顏面,於是認下這位婢女做義妹,不僅將她記到卓家名下,還舉薦她的兄長到卓大將軍手下當差。

“皇貴妃的兄長,便是在‘天狗之亂’中率兵打退羯族人的少將,如今的一品太保,靖西侯!”

姜玉竹明眸微睜,不可置信道:“如此說來,如今皇貴妃娘娘族人的榮華富貴,全是拜當年的先皇後所賜啊...”

“不錯,提及此事,真是讓人唏噓不已...那年先皇後竭力誕下太子,撒手人寰,這個消息很快傳到隴西軍營,卓大將軍聽聞噩耗後暈倒在軍帳裏,昏迷不醒。也是在這個時候,羯族人忽然起兵攻來,卓家軍群龍無首,被羯族人屠殺大半,後來羯族人更是一路橫沖直下,連破大燕十三州城,直到皇貴妃的兄長率領殘余兵馬奮起反抗,才阻止了這場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