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摸骨機會管夠,言傳身教(第3/4頁)

徐醫師指揮著李敬生與陳醫生一起把患者擡到治療床上。

這種治療床是加固的,特別結實。

要比正常的病床略高一點點。

應該是為了便於正骨操作。

相對來說,硬膜外麻醉比全麻要安全很多。操作也更便捷一些。

麻醉醫生與護士配合操作時顯得非常謹慎。

穿刺成功後,先給入少許試驗劑量。

然後耐心等待,嚴密觀察患者。

過了足有十多分鐘,詢問患者沒有腰部麻木現象,這才大量注入足量麻醉藥劑。

李敬生在旁邊看著他們操作,心中十分羨慕。

看似輕松的穿刺,實際上風險重重,技術含量也是極高。

別看麻醉醫生們一個個沉默寡言,異常低調,但是他們在手術中被稱之為患者的生命守護神。

自古以來便有著主刀治病,麻醉保命的說法。

術前風險評估,麻醉醫生有著否決權。

主刀認為這台手術可以做,麻醉醫生認為風險太大,那就只能放棄。為此,會診室內經常會傳出主刀與麻醉醫生的爭吵聲。

其實他們是一對親密戰友。

“老余,差不多了吧?”

徐醫師詢問麻醉醫生。

“嗯,行了。”

叫老余的麻醉醫生四十歲左右,臉上全是絡腮胡子,個子有一米八左右,挺高的,但是並不壯實。

從進來到現在,總共說過的話只有四句。

“要做硬膜外麻醉的是他嗎?”

然後給患者檢查、評估,護士詢問患者有無藥物過敏史與基礎疾病。

“沒問題請家屬簽個字。”

“給你實施麻醉過程中一定不能動。”

這就是麻醉醫生進來後說的四句話。

李敬生總覺得很多不愛說話的麻醉醫生是在工作過程中長期高度緊張,然後出現了精神與心理疾病,才會面容冰冷,不愛多言。

當然,這話是絕不敢當著人家麻醉醫生的面說出來的。

徐醫師走到病床左側,對李敬生與陳醫生道“對於這種髖關節I型損傷復位,需要先松弛肌肉,接著進行麻醉,然後才能進行手法復位。”

“復位時讓患者仰躺在病床上或者地上都可以。陳醫生,你在旁邊用雙手按住患者,固定他的身體。”

“好嘞!”

陳醫生總算有了一點存在感,臉上也露出高興的笑容。

髖關節復位別說是他,就算是科室的主治醫師們也鮮少有人能夠熟練操作。

大概方法基本上都懂,但是實操完全是兩回事。

沒學會摸骨術,遇到稍微復雜一點的正骨復位就很難成功。

“小李,看仔細了。”

徐醫師接下來的一句話,讓陳醫生臉上的笑容瞬間僵化。

親生的還是親生的。

野生的還是野生的。

除了羨慕,他更想知道李敬生到底跟徐醫生是什麽關系?

徐醫生連院長的面子都不給,卻處處對李敬生悉心指導,太讓人嫉妒了。

“正骨復位時,要面對患者站立,讓患者的關節彎曲,然後雙手握住患者的膝蓋後方做持續牽拉。這時候你要感受患者的肌肉松馳程度,達到條件後略向外旋轉……”

哢!

一聲骨鳴響起,患者的右腿看上去自然多了。

徐醫師則是看向李敬生“看明白了嗎?”

“嗯,大概看懂了。”

李敬生點頭。

“你給患者檢查一下,髖關節是否復位成功。”

這是又送一次摸骨的機會給李敬生啊!

得到老師的認可,待遇就是不一樣。

李敬生想起以前在另一家大醫院上班時,上級醫生連拉鉤都不用他,與現在的處處給足機會,完全就是兩重待遇。

他彎下腰給患者摸骨。

明顯感受到患者的腿部肌肉處於一種松馳狀態,骨骼位置也有了變化。

摸上去更顯自然。

由遠及近,摸到髖關節時細細感受關節處的骨骼位置,以及關節形狀。這還不滿意,他摸了摸患者的左邊髖關節,加以對比。

家屬這次倒是沒說什麽,而是一臉緊張的看著,期待能有一個好結果。

肇事司機就更不和說了。

真要做髖關節手術,他聽說治療費貴一點的要十幾二十萬,便宜點的也要三萬多。

哪怕是18個月以下的嬰兒治療費用都需要六千以上。

關鍵還有患者的誤工費、營養費、護工費,七七八八的加起來,絕對能讓司機大哥哭暈在廁所。

如果能夠手法復位成功,許多費用將會大大縮減。

眾人都是期待的看著李敬生,等著他給出結果。

陳醫生站在旁邊羨慕得要命。

“兩邊髖關節的骨位已經基本對稱,右側骨骼位置自然,關節處已經沒有脫位現象,說明手法復位已經成功。不過想要更精確的話,拍個X光片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