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Now 浦川往事2(第2/2頁)

他在煤礦上認識了當時礦上的會計孫書梅,兩人迅速墜入愛河,談起了戀愛,沒兩年就結了婚。孫書梅家在浦川市,是在城市裏長大的,於靖成第一次帶著孫書梅回於河村時,她看起來和這個灰撲撲的小村子格格不入,像是突然渲染在黃土地上的一抹彩色。張小秀是個典型的農村女人,孫書梅腳上嶄新的小皮鞋,身上穿著的漂亮碎花裙子都讓張小秀既羨慕又嫉妒。

她吵鬧著要於志成去市裏給她買來同款,可穿上後站在鏡子前,又覺得不是那麽回事,她處處模仿著這個城裏來的時髦的大嫂,又在暗地裏深深地嫉妒著她。

只是這種嫉妒被她藏的很好,她眼看著於志成和孫書梅辦的那場西式的婚禮,孫書梅身上那件潔白的婚紗襯得她是那樣的好看,張小秀不禁想到自己結婚時穿的那件紅色的棉襖,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於靖成家買了台嶄新的縫紉機,又買了新電視,張小秀內心的嫉妒逐漸到了一種無法被她壓制的地步。她終日和於志成吵鬧,於志成沒什麽文化,只老老實實地種著他那幾畝菜地,每年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支撐張小秀日漸膨脹的欲望。

於志成被鬧得受不了,只好去找了於靖成。於靖成對這個弟弟很大方,拿出好幾個月的工資給弟弟家也添置了一台新電視。

可電視也逐漸滿足不了張小秀了,她看著於靖成家嶄新的電冰箱,又想要擁有一台電冰箱。

孫書梅又懷孕了,第二胎是個女孩兒,家裏熱熱鬧鬧了好幾天,孫書梅城裏的家人來來去去,送了不少張小秀從沒見過的東西,又甜又酥脆的夾心餅幹,鑲著水鉆的發夾。她想想生兒子於銘鑫的時候,她娘家也只是送來了幾筐雞蛋而已,這種反差讓她愈發憤怒。

似乎是上天聽見了她無聲的呐喊。

煤礦出事故了,聽說礦洞塌了,正好把於靖成埋在了裏面,而孫書梅聽說了於靖成出事之後就跑到那個坍塌的礦洞去找她丈夫。明明是在礦上工作了那麽多年的人,怎麽會蠢到不知道礦洞會發生二次坍塌這樣的可能,於是孫書梅也被埋在了裏面。

可憐的於銘遠和於雅琪一個六歲,一個才三歲就沒了爹媽。

孫書梅那個城裏的母親知道了這件事後一病不起,沒多久也跟著去了。

張小秀為大哥和大嫂哭的肝腸寸斷,可誰都不知道她心裏已經隱秘地樂了好幾天了。一大筆賠償金,她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麽多錢,她裝出一副溫良賢淑的嬸嬸模樣,攛掇著於志成拿到了於銘遠和於雅琪的撫養權和那筆賠償金。

拿到錢的第一件事,張小秀就把兩家的院子打通了,原本兩家的院子背靠背,中間有道高高的磚墻,當工人把那道磚墻砸倒時,別提她心裏有多痛快了。

修了兩層的水泥房,她家比其他同村的房屋要高出好幾米,張小秀站在二樓往下看,只覺得人生再圓滿不過。

孫書梅那些漂亮的裙子也被她據為己有,雖說穿死人的衣服不大吉利,但那些牡丹花、山茶花、茉莉印在布料上,穿在身上也太好看了,她不舍得丟,也不敢穿出去讓同村的人看見,只在家穿穿過過幹癮。

至於大哥家的那兩個小孩兒,隨便給口飯吃餓不死就行了,她家的銘鑫是個好孩子,得好好培養,以後是要有大出息的。

張小秀拿著錢,送於銘鑫去了鎮裏上小學。

於銘遠在村口小學上學,於雅琪還小,張小秀也懶得帶小孩兒,就把於雅琪丟在院子門口讓她隨便瘋跑著玩。她不大喜歡於銘遠和於雅琪,他倆長得和孫書梅太像了,尤其是於銘遠的那一雙眼睛,張小秀每每看到於銘遠,就會想起孫書梅活著的時候是怎麽把她襯托地像只泥塘裏的鴨子的。

家裏房子修好了,他們一家三口都住在二樓,於銘遠和於雅琪就擠在一樓廚房邊的一間小屋子裏,鐵絲床,床上只薄薄鋪了層褥子,於銘遠躺在上面甚至都能感覺到鐵絲的紋路。

他和於雅琪在那張一米的小床上一起住了三四年。

於雅琪上小學了,於銘遠已經四年級,長期的營養不良導致他的個頭是全班最矮的。他已經很久沒吃過肉了,有天他帶著於雅琪在村口玩,被小店的老板說了句:“你二叔家是不給你們兄妹倆吃飯嗎?怎麽一個比一個瘦。”

張小秀正坐在槐樹下嗑瓜子,聽到這話,立馬豎起眉毛:“這話怎麽說的,這倆孩子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就是不愛吃葷的,家裏頓頓燒肉,倆人愣是不碰,這我還能怎麽辦呢?”

於銘遠沒說話,他看了看於雅琪瘦削的腕骨,轉天就學著村裏那些老頭老太開始到山上摘野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