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決戰(第4/11頁)

在激烈的互相射箭中,明軍斥候隊員們展現出了頑強的戰鬥意志和出色的技戰術水平,他們靠著叢林地形開始牽著馬匹且戰且退,但由於人數上的劣勢,明軍開始逐漸被倭軍拉進了距離。

“不能再打了,撤!把情報傳遞回去,這裏遇到大隊倭軍斥候太反常了,八成是敵人要從南側繞後。”

楊富田咬了咬牙說道:“我殿後,你們撤。”

大家沉默了下來。

“我留下!”

“我也留下,若是回不去就給我妻兒帶封信,在我帳篷裏。”

這時,劉興祚和李忠站了出來,劉興祚是一位身材魁梧的勇士,而李忠則是一位機智過人的斥候。

劉興祚揮舞著一把巨大的斧子頂在最前面,每一次揮斧都伴隨著敵人的慘叫和倒地,為明軍的撤退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劉興祚大聲道:“諸位兄弟快走!明年給我燒點紙,我劉某人在這裏謝謝兄弟們了!”

“好漢子!”

“快走!”

李忠彎弓搭箭又射殺一名倭軍。

“你放心,我們會照顧你妻小的。”

楊富田拱手道:“拜托諸位了!”

隨後明軍斥候收攏馬匹和受傷的同僚,在劉興祚和李忠的掩護下,明軍斥候隊伍從叢林的另一側成功撤離了戰場。

而兩人邊打邊走,卻愈發深入叢林了,並且還無法攜帶馬匹一起移動。

劉興祚又砍殺了一名沖上來的倭軍,隨即在樹後躲避箭矢,他還有閑心問李忠:“你怎麽沒走?你不怕死嗎?”

李忠手上連珠箭接連射倒倭軍,一時壓得倭軍不敢上前,咧嘴笑了笑:“漢家兒郎,哪有怕死的?這不比死在內戰裏強多了。”

“再說了,誰說一定死在這?”

李忠大喝道:“聽我的,等我喊你跑,你往東邊的跑,我這裏還有發煙罐。”

李忠很機敏,他迅速觀察了周圍的形勢,找到了一條可能得撤退路線。

那就是向遠處的佛寺跑。

李忠扔出明軍新給斥候列裝的發煙罐,這玩意主要靠氯化銨作為發煙劑,是工坊按照姜星火指導嘗試制堿的副產品,原材料不太好制備,而且體積偏大,所以只能小批量生產,但拿來給斥候小隊用倒是完全可以。

“不好!”

佐藤義之面色一變,向西寺可是還藏著一支奇兵呢!

而李忠掩護著劉興祚開始在叢林裏向佛寺方向跑,同時還不忘留下一些標記和陷阱,以迷惑和阻擊敵人的追擊。

……

而在正面戰場上。

當雙方接近到目視所及範圍內,清晰地觀測到對方軍陣的動態。

在明軍距離河流近百步左右,倭軍距離還有好幾裏的時候,明軍前軍停止了進軍,而倭軍也開始減速,雙方互相警惕著。

明軍前軍,李景隆等一幹將官騎在馬上,身穿鎧甲,手按著腰間的刀柄,目光淩厲,緊盯著前方的倭軍大營。

這是一次真正的正面對壘,雙方的兵力加起來到了三十萬人的總人數,在戰場周圍所有位置都有斥候遮蔽且中間有一條河流的情況下,幾乎沒有什麽奇襲可言,更沒有半點花架子,只憑借雙方的戰術素養和軍械優劣決定勝負……這一點雙方都深知,誰都不敢有絲毫大意,冷冽的殺氣所凝成的氣氛甚至讓人連呼吸都屏住了。

“倭賊的陣形似乎有說法,五個大方陣擺在前面。”

“嗯,看見了。”

“副帥,我軍要不要趁敵人立足未穩發起突襲,直接沖破倭寇防線?”

李景隆搖了搖頭道:“不用著急,前軍先按計劃搭浮橋過河,看倭軍來不來,若是來就用火炮轟,若是不來,我軍則可從容渡河。”

實際上,在十萬明軍面前,莫說桂川這種小河,就是真正的大江大河,也真就不算什麽阻礙。

以明軍的舟橋水平,隨軍都攜帶著大量的器械,更有專業的工兵,在桂川上架起來幾十座浮橋也不過是須臾之事罷了。

而且明軍還有最重要的倚仗,那就是火炮。

明軍的野戰火炮,比當面幕府聯軍的砲車要輕便的多,準頭、射程和威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明軍根本不怕傳統意義上的“半渡而擊”。

只要你敢來,那火炮就可以隔著河跨射。

待徹底確定好桂川的水文條件後,負責指揮前軍的副帥李景隆一聲令下。

“渡河!”

眾將都露出了欣喜之色,這些備倭軍早就憋壞了,在山東那幾年一邊訓練兩棲登陸,一邊忍耐著砍死這些倭奴的沖動,就怕打草驚蛇,導致計劃出岔子,而現在總算是要發動進攻了。

當面的幕府聯軍。

畠山基國問道:“要前進來阻擋明軍前軍過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