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決戰(第3/11頁)

“哈依!”

武士領命而去。

在這一片平原上,雙方的輕騎正在疾馳交錯,雙方的斥候都在偵查對方的動靜。

不過明軍在這一點上,顯然是更有優勢的一方,因為目前的天空中雖然雲層比較厚,但還沒有下雨的跡象,熱氣球在天空中對地面的戰場情況,可以說是一覽無余了,尤其是明軍的飛鷹衛還標配了最新的高倍數望遠鏡。

不過唯一稱不上缺點的缺點,就是信息的傳遞並不及時。

比如幕府軍如果壓箱底的“禦馬回”精銳騎兵出動,被明軍的熱氣球所偵測到,那麽前方的戰場偵測熱氣球必須下降到同一高度,然後給後方“觀測熱氣球的熱氣球”打旗語,然後再把旗語傳遞的簡單指令進行雙向核實後,由“觀測熱氣球的熱氣球”再給更後方“觀測觀測熱氣球的熱氣球的熱氣球”打旗語,情報用筆寫下來,順著後方“觀測觀測熱氣球的熱氣球的熱氣球”的繩子扔下去,再送到主帥那裏。

也就是前線熱氣球甲→中繼熱氣球乙→後方熱氣球丙→主帥。

軍情必須保證絕對準確,這個過程為了確保不鬧出“我說城門樓子,你說糟老頭子”這種笑話,雙方必須讓觀測手和旗語手進行雙向核對,這種雙向核對要進行兩遍,再算上雙方降低或上升高度的時間,一個簡單的訊息傳遞,哪怕是訓練有素的飛鷹衛,也得要個一炷香的時間。

一炷香的時間,對於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來說,足以改變很多事情了。

不過,哪怕過程如此繁瑣,擁有制空權,也比沒有要強太多。

道理很簡單,現在飛鷹衛傳訊需要一炷香的時間看起來很慢,但實際上,如果沒有飛鷹衛從天上偵查情報,那麽可能敵人調動結束,運動到了相當接近你的位置,你都永遠發現不了。

但飛鷹衛是代替不了地面斥候的,因為地面斥候除了偵查敵人的情報以外,還有一項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屏蔽戰場信息,不讓敵人的斥候偵查到情報。

譬如眼下的桂川戰場,雙方三十萬人,正面列陣十余裏,而斥候就要撒出雙倍乃至三倍的距離,來警惕對方是否有從其他地方進行繞後偷襲的部隊。

而斥候之間的交鋒,往往是最為殘酷的。

……

在桂川下遊的茂密叢林中,一支輕裝的明軍斥候隊伍正悄然穿行,他們帶隊的是總旗楊富田,出身南軍,經歷過東昌、藁城、夾河等戰役,是一個經驗豐富且直覺敏銳的斥候。

他帶領著這支精幹的隊伍,負責偵查幕府聯軍左翼(明軍的右翼)的動向和搜集情報,他們已經距離主陣線有一段路程了。

楊富田身著一襲有別於普通明軍的深色衣袍和牛皮甲,腰間懸掛著鋒利的短刀,身後背著弓,他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不斷掃視著周圍的叢林和河流,尋找著任何可能的敵人蹤跡。

身後的斥候隊員們也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這些斥候的動作輕盈而迅速,仿佛一群在林中穿梭的幽靈。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叢林的寧靜。

楊富田立刻揮手示意隊伍隱蔽,他們迅速策馬繞到了另一側茂密的灌木和樹叢中。

馬蹄聲越來越近,一隊身著日本武士鎧甲的騎兵出現在了視野中,他們的將領是一位身材魁梧、面容猙獰的武士,手中握著一柄長長的太刀,正是倭軍的斥候將領佐藤義之。

正面的倭軍斥候,在與明軍斥候的對抗中,很明顯地落入了下風,因此,他被迫親自帶隊從南側繞行,偵查明軍的動向……沒辦法,倭軍既沒有熱氣球也沒有望遠鏡,除了人工偵查,別無他法。

而且,佐藤義之還肩負著給倭軍奇兵探路的任務。

因為倭軍是本土作戰,而京都附近有很多寺廟,所以一支倭軍奇兵,就藏在了不遠處的向西寺中。

佐藤義之帶領著他的騎兵隊伍沿著小路迅速行進,他們的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周圍的環境,佐藤義之忽然勒馬停下。

他的余光剛才掃到了地面上似乎被從此打掃過的某些痕跡,再看看另一側被砍下來一塊的帶葉樹枝,佐藤義之意識到了什麽。

就在他要說話的時候。

突然,一聲呼嘯的箭矢劃破了空氣,一名他身邊的倭軍斥候應聲落馬。

倭軍斥候立刻意識到他們已經陷入了敵人的伏擊,在查明方向後,佐藤義之大吼一聲,揮舞著太刀沖向了明軍斥候的藏身之處。

明軍既然被察覺出了剛才匆忙遮掩的痕跡,這時候也不再躲避,紛紛從藏身發起攻擊……哪怕是在樹叢中,他們的弓箭精度也很準,很快就給倭軍斥候造成了一定的傷亡,然而倭軍斥候騎兵隊伍人數眾多,也算是訓練有素,他們迅速下馬組成了戰鬥隊形,手持弓弩向明軍沖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