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轉變(第2/2頁)

眾人紛紛頷首,姜星火繼續道。

“那麽請問,君子和小人這一對矛盾裏,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怎麽區分?”

剛才第一個參與辯經的範惟興略一思忖後,昂首答道。

“《漁樵問對》有雲,陽六分,則陰四分;陰六分,則陽四分;陽陰相半,則各五分矣……由是知君子小人之時有盛衰也,治世則君子六分,君子六分,則小人四分,小人固不能勝君子矣,亂世則反是。”

姜星火微微頷首道:“這便是說,君子比小人多,那就是治世,小人比君子多,那就是亂世……換句話說,小人和君子這對矛盾裏,誰占上風,誰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對不對?”

不待眾人回答,姜星火反而朗聲問道。

“那麽姜某想問當今之天下,到底是君子多,還是小人多?”

“民風,士風,比之真正的治世,究竟如何?”

看著沉默不語的、或者說堅持著心中的倔強的眾人,姜星火的話語,如同黃鐘大呂一般敲擊在眾人的心口上。

“你們不敢回答。”

“為什麽?”

“江南富庶而貧夫無立錐之地!”

“廣廈千萬何處可庇寒士歡顏?”

但凡對大明此時社會稍有了解的讀書人,都知道,國師說的沒有錯。

大明僅僅開國三十余年,種種隱患就已經像是一顆顆毒瘤一樣,埋藏在了各處,甚至還冒出頭來,愈發擴散。

“姜某請問,你們都是飽讀詩書之人,難道還認識不到,如今之世矛盾的主要方面何在嗎?”

“四個字。”

“——民疲國弱!”

當這四個字說出口的時候,所謂矛盾,所謂矛盾的主要方面,頓時變得生動無比了起來。

那最後一層遮羞布,也被徹底地揭開了。

建文、永樂之交,這個時代,絕不是什麽太平盛世。

民生困頓,人地之困愈發激烈,已經來到了某個注定要發生大變革的時代的序幕。

“生員們,姜某今夜請你們直指本心,你們讀書,為的是什麽?”

監生們相視茫然,但很快,情況發生了變化。

不知道是誰第一個說出了口,零零散散的聲音,隨著一遍又一遍的重復,開始漸漸整齊了起來。

這是這個時代所有讀書人的終極目標。

或者說,理學給他們灌輸的人生意義。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一浪蓋過一浪的橫渠四句,仿佛像是席卷人潮的某種魔咒,這世間,就像是真有一股浩然之氣,從太平街上的每一位生員的胸腹中,順著嘴巴吐出來,凝聚成不息的川流。

或許他們其中很多人有各式各樣的心思,讀書是為了當官,為了發財,但在此時時刻,哪怕是再卑劣的人,都會被這種氣勢所感染。

就連身經百戰的甲士們,看著前方百步外意念合一的監生們,也有些相顧訝然。

皇宮城墻上,不遠處太平街的聲浪傳入達官貴人的耳中,清晰可聞。

“陛下,他們是鐵了心要叩闕嗎?”

老將軍淇國公丘福,沖著身邊的朱棣問道。

朱棣擰著眉頭,搖了搖頭。

“那到底是怎麽回事?”

隔得實在是太遠了,即便是目力好的年輕人,也就能看到太平街上的人影,除了反復回蕩在空氣中的橫渠四句,並不能聽到其他聲音。

回想起姜星火那極強的,甚至可以說是蠱惑人心的話語魅力,朱棣不確定地說道。

“或許他們馬上就要被國師所徹底說服了。”

清風朗月之下,姜星火攥起了拳頭,用力地舉起了手臂。

“天在變,道亦在變!”

“矛盾永恒,從無萬世不變之法!”

“民疲國弱,此乃變法矛盾主要方面。”

“革新守舊,此乃變法之主要矛盾。”

“生逢此世,正當吾輩振作,既然你我皆是同心,凡有沖突,便是次要矛盾!”

“今日姜某請諸位仔細思慮,能否放下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以期強國富民,不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說罷,姜星火放下舉起的手臂,沖著太平街上的上千生員深深一揖。

姜星火的話音落下,現場陷入了長久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