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轉變

現場的局勢已然有序了起來,宦官們撤走了,金吾衛和忠義衛的士卒隔著近百步的距離,停留在了長街的盡頭,四面八方的軍隊,有了姜星火爭取到的時間,都已經堵住了路口部署完畢,再也不怕這數以千計的生員擾亂南京城了。

在愈發明晃晃的刀槍下,國師的辯經過程,也似乎也變得順利了起來。

這麽看來,以理服人和以力服人,相加起來似乎達到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看到本來如人潮一般的場面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姜星火卻並沒有翻臉,動用軍力疏散生員。

可能會有人覺得,直接讓甲士們清場不好嗎?幹脆利落,多爽快啊,何必跟這些人圖費口舌呢?場面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合圍後不怕他們亂竄擾得滿城喧嘩,他們最後怎麽樣,跟姜星火有什麽關系呢?反正都是他們自找的!

然而一時之爽快,與長久之謀劃,定然是沖突的。

變法維新,本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該用暴力解決的事情,姜星火絕對不會含糊手軟,但有些事情,明明可以把反對者轉化為中立者/支持者,卻非要使用暴力,把自己的敵人變得越來越多,這豈不是自掘墳墓?

天底下,沒聽說過敵人越打越多,我方越打越少的仗是能贏的,想要以弱勝強,就要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

姜星火聲音在太平街上回蕩著,靜謐的夜色中,只有此起彼伏的呼吸聲。

“主要矛盾,很好理解。”

“凡是事物的矛盾,都有主要與次要的分別,正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任何事物,無論看起來多麽復雜,都有一個起到主導地位的支配性矛盾,稱之為主要矛盾,其余的,便是次要矛盾。”

而在河邊柳樹下的宋禮,對於國師也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就“變法”這件事來說,主要矛盾是什麽?自然是想要富民強國的變法者,和既得利益的守舊者之間的矛盾。

變法者與鬧事生員之間的矛盾,是主要矛盾還是次要矛盾?

生員固然有一部分是士紳的子女,也有一部分是較為勤奮/富裕的農人家庭出身,半只腳踏入了文官系統,嚴格意義上不算是尋常老百姓了,可這部分人絕非是不可爭取,這是次要矛盾。

次要矛盾,就要用次要矛盾的解決辦法。

這些監生,不是敵人,只是被利用的棋子,他們一腔熱血,還有著少年人的抱負,還沒被文官系統的大染缸浸染,就像是少年時的嚴嵩一樣。

有的時候,命運的十字路口,真的需要亮起一盞綠燈,引領他們走向正確的方向。

所以,這就是姜星火為什麽要面對千夫所指,為什麽要弄下三濫到有辱斯文的金汁阻止他們,為什麽還要大費周章地辯經。

幹脆讓朱棣一怒,伏屍上萬,多省心啊。

可這代價,就是現場的人,都成了“伏屍”之一。

次要矛盾的敵人,就會與主要矛盾的敵人聯合起來,變法的勝算將變得極低。

與此同時,生員中的大多數人也想清楚了這一點,心頭開始幡然悔悟。

在之前辯經的過程中,不是沒有生員心中不服氣,他們都是年輕人,誰年輕的時候沒氣盛過呢?

只是攝於慢慢壓上來的軍隊,很多人沒了一開始的那股氣,就不敢冒頭了。

否則,誰會跟你心平氣和的辯經,辯不過沒準就開始國粹三字經了,或者一開始就“不聽不聽”。

說白了,還不是因為姜星火的背後,站著無數甲士。

這也是為何姜星火在兵仗局的時候,認為不能動用軍隊,而到了謹身殿裏,卻沒有反對朱棣動用軍隊,只說自己有辦法阻止這些監生。

因為姜星火很快就意識到了,有刀放在刀鞘裏不用,跟沒有刀,在談話的時候是兩個效果。

有了武力後盾,他才能心平氣和地跟人去講道理。

而通過多次阻斷他們起勢的策略,從一開始,局面的掌控程度,就在向著姜星火預想的方向發展著。

“什麽叫矛盾的主要方面?”

姜星火指了指剛才出言譏諷他的宗超逸,自若地說道。

“其實剛才那位問我是稟陽正氣而生的君子,還是稟陰邪氣而生小人的生員,說的就很好嘛。”

聆聽著的眾人,絕大多數聽到姜星火拿剛才嘲諷他的事情舉例子,都覺得有些詫異,更沒想到姜星火會如此坦然地面對這個問題。

“就拿剛才他說的《漁樵問對》來講,這篇文章裏面說,無陰則陽不成,無小人則君子亦不成,唯以盛衰乎其間也。”

“你們看,君子和小人,是不是一對矛盾呢?”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姜星火本就有理學基礎,這段時間又跟老和尚集中研討了一番,理學著名著作的典故堪稱是信手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