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2/4頁)

日子過得久了,南北割裂,自然也就彌合了。

所以說,遷都這件事,很重要,但絕沒有急迫到一朝一夕就得解決的時候,根本不是短期能解決的,靠得就是朝廷給政策,然後用時間慢慢彌合。

隨後,又聽了幾人的意見。

朱棣在心底給出了結論。

姜星火所說的‘皇帝-太子’分權,分別鎮守南京和北京,北京的皇帝掌握軍權、司法決定權、政務決定權,南京的太子處理日常政務,可以事實上這麽做,但絕不能成為制度。

雖然這威脅不到朱棣的皇權,但會威脅後世兒孫的皇權,朱棣不打算多此一舉。

反正就是個名分的事情,沒有就不留麻煩。

這也是姜星火的提議,第一次被朱棣在心裏完全否決。

事實上,這便是封建帝王根深蒂固的統治屬性所在。

後世各種影視劇所美化的帝王,絕不是他們原本的形象。

對於朱棣這種狠人來說,他為了獲得姜星火獨一無二的知識,可以容忍姜星火言談無忌,也可以給予其足夠的尊敬和地位,但這些有個前提。

那就是姜星火不能威脅到他的皇權。

否則別說是謫仙人,就是天上仙人下來,朱棣都敢拔刀。

這,既是朱棣的霸氣,也是他的利益根基所在。

路漫漫其修遠兮,姜星火和朱棣在未來“既合作又對抗”的關系,在此時儼然便已紮根生出了苗頭。

……

人與人的想法各不相同。

對於墻內的朱高煦來說,他倒還真沒那麽多亂七八糟的心思。

從小在軍營這種文化荒漠長大的朱高煦,是非常崇拜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姜先生的,所以哪怕姜星火提出了在他看來完全是天方夜譚的【鐵馬】、【千裏傳文】,朱高煦還是覺得是完全有可能出現的事物。

既然覺得有可能出現,那基於此提出的‘皇帝-太子’南北都城分權,朱高煦也完全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彎彎繞,都只是懵懵懂懂有個念頭一閃而逝。

朱高煦最關心的,是太子!

朱高煦之所以表現得這麽激動,就是因為他知道姜先生的講課內容被父皇竊聽了。

而姜先生的這個‘皇帝-太子’分權的提議,對他來講,是利益最大化的提議!

為什麽?

如果立儲之爭成功,朱高煦當上了太子,那麽他就可以早早地獨掌半個大明的權柄,這不爽嗎?

如果立儲之爭失敗,朱高煦沒當上太子,那麽他也可以跟著朱棣待在北京,近水樓台先得月,沒準時間一長,父皇又改變心意了呢。

那為啥朱高熾沒法如此“雙贏”,原因很簡單,朱高煦跟朱棣更親啊。

朱高煦跟朱棣待在一起,很容易改變朱棣的想法,但朱高熾跟朱棣待在一起,就起不到這個作用。

姜星火對此也能大約揣測到,反正不管是‘皇帝-太子’分權,亦或是【鐵馬】【千裏傳文】。

這些都是他畫得大餅,目的就是測試一下大明帝國高層對他的容忍度。

換句話說,姜星火之所以拿這些短時間做不到的事情說事,一反他之前嚴謹推演的態度,根源便在於此。

——因為姜星火知道自己被大明帝國高層注意上了。

而自己的學生,就是二皇子朱高煦!

自己講給朱高煦的內容,朱棣很有可能會知道。

那麽自己就必須挑逗一下皇權了,如果朱棣接受不了,一刀宰了他,那姜星火沒話說。

原因很簡單,如果朱棣是一個接受不了任何對他權力有影響的事物的皇帝,那麽想要改造大明,根本無從談起!

還是之前的那套底層邏輯。

改造大明,無論是思維還是器物,方方面面都會對朱棣現有的權力體系和權力結構造成影響。

只是有些事情對朱棣有很大利益,有些事情有利益的同時會稍有弊端。

如果朱棣連這點基於歷史做的推演政策都接受不了,要對姜星火動刀,那後續也不用改造什麽了,因為改造任何東西,都會招致朱棣的反對。

而沒有朱棣的支持,姜星火是改造不了大明的。

所以說,姜星火把這些一反常態的、超前的東西拿出來說事,目的就是為了通過畫大餅,來測試大明帝國高層對他提議的容忍度。

這也是姜星火與朱棣,在無形中的博弈和試探。

而博弈和試探的結果,姜星火不出意外的話,也會過段時間就得到答案。

如果姜星火這麽公然挑逗皇權,朱棣都不殺他,那就說明朱棣對於他的容忍和重視,達到了姜星火改造大明所需的程度。

君主專制的時代,沒有皇帝的支持,改造個屁的大明。

皇帝能忍,對他夠重視,姜星火才能把理論落地,去做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