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國運論》第三卷(第2/3頁)

做思維上的“啟蒙者”,做實踐上的“引路人”。

這便是姜星火對自己出獄後的定位。

“姜先生,醒醒。”

並沒有出乎姜星火所料,當他摘下一片葉子時,看到了大胡子的朱高煦和長胡子的關老爺並肩走來。

事實上,從第二天朱高煦和這人搭話後,姜星火就知道,這人的身份絕對有問題。

而這幾天,這紅臉長髯的漢子,也一直試圖跟姜星火套近乎,只是姜星火沒怎麽搭理他罷了。

紅臉長髯的漢子,重枷也被卸了,顯然待遇得到了改變。

“姜先生,您知道,這位不打不相識,乃是我以前戰場上結識的豪傑,如今頗有些投緣,便冰釋前嫌交為朋友,打算帶他也一起旁聽,長長見識,姜先生不介意吧?”

“當然不介意。”

姜星火聽朱高煦臉不紅心不跳地胡謅,也沒有興致戳破,只是問道。

“哦對了,還沒問姓名?”

鄭和當然不會說自己是鄭和,用馬和也不合適,但馬姓卻是可以用來編個名字的。

“馬……”

鄭和本欲脫口而出個馬大保、馬二保之類的,可刹那間便想起了姜星火有可能是謫仙,要是通過近似的名字算出什麽來就不好了,於是靈機一動便根據自己本名略加修改,隨口胡謅了一個名字。

“馬保國,保家衛國。”

姜星火聽著這個名字微微詫異,打量了鄭和後說道。

“好名字!聽著就像武學宗師……身材高大魁梧,面色黑紅,想來是常在外風吹日曬的江湖豪客,更配這名字了。”

馬三保面色微紅,好在本來就是塗了個黑紅臉,倒也看不出來什麽。

“姜先生今天要講什麽?”朱高煦好奇問道。

“接著講《國運論》。”

姜星火提問說道:“還記得《國運論》第二卷講了什麽嗎?”

朱高煦點點頭,姜星火講的全部知識他都有認真復習過,此時自然了然於胸地答道。

“地理決定論、世界島戰爭、民族國家理論。”

“嗯。”姜星火微微頷首,復又說道,“不過其實還留了個尾巴,便是《國運論》的第三卷——基於地緣政治學說的海權、陸權之爭,與大國博弈的幾種外交策略。”

不過,開了這個頭,姜星火反而沒有繼續往下講,而是先問道。

“你們覺得我為何要用葉子遮住眼睛?”

朱高煦搖了搖頭,有些摸不著頭腦,不清楚姜星火為什麽問這樣一個聽起來莫名其妙的問題。

鄭和思忖片刻,亦是搖頭誠實答道。

“著實不知。”

“光太刺眼了,用了一葉障目的法術就看不到了。”姜星火笑了笑道。

朱高煦與鄭和都覺得,這兩個話題之間似乎並沒什麽聯系,但鄭和還是順著姜星火的話語說了下去。

其實在入獄之前,鄭和都沒覺得陽光是什麽稀缺物品,但這幾天經歷了“詔獄再教育”,他卻有些珍惜了起來。

但鄭和依舊不認同姜星火的說法,所以語帶惋惜地反駁道。

“人是需要光的,總待在陰暗的環境裏不好。”

姜星火微微搖頭,擡手指著那些放風院落裏零零散散幾個沐浴在陽光下的囚徒問道。

“你覺得他們需要嗎?”

不待鄭和回答,姜星火繼續說道。

“對於生活在陰暗環境的人來說,本來每天能吃飽睡覺就已經很滿足了,你非要給他體驗光明和溫暖,然後又把他扔回陰暗,這不是很殘忍的一件事嗎?”

察覺到大智若愚的姜星火似乎話裏有話,鄭和心平氣和地爭論道:“總得給人點希望,讓人無知的活在陰暗裏見不到光明,才是殘忍。”

姜星火翻身而起,最近儼然勤快多了。

“可他們注定是要在陰暗中度過余生的消耗品,知道的太多希望的太多,就會出亂子的……讀過《商君書》嗎?”

鄭和覺得跟姜星火之間的談話,似乎隱喻到了某些其他話題內容,但已經聊到這裏了,作為極為接近大明決策中樞的人物,他反而興致更濃了起來。

鄭和同樣用隱喻來回答。

“既然會出亂子,有為何讓他們每日見見光呢?”

“這裏的囚徒們都是見過光的。”姜星火輕笑一聲,“這叫因人制宜,說白了就是堵不如疏而已……對見過光的人來說,能讓他每日見一見光,就這麽吊著一絲希望,他心裏就會覺得努力努力仿佛能改變命運似的,也就不會鬧亂子了。”

“姜先生或許說的是對的。”

鄭和怔了片刻,隨後就問:“那對於沒見過光的呢?”

“——吃苦耐勞是一種美德。”

聞言,鄭和不由地想起了從元末開始直到靖難,那些遭受兵災卻又堅韌地寄希望於老天爺賞臉的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