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3/4頁)

“那若是如此,是否有個更有價值的貨幣,便如‘新粟’一般出現,給老百姓一個選擇。老百姓就會用掉舊的大明寶鈔這個‘陳粟’?俺就覺得是極為可能的。”

姜星火頷首說道:“你很聰明,不愧是我的學生,就是這個意思。”

“啥?”

李景隆先是小小震驚了一下朱高煦長腦子的速度之快,隨後開始了習慣性的被迫杠精。

“姜郎,若是發新的貨幣,表面價值跟大明寶鈔相等,實際價值高於大明寶鈔,那幹脆直接變鈔得了。”

“只是這個意思,沒說要發新貨幣。”

姜星火給兩人解釋道:“你們既然都知道,想要回收紙鈔,就得花錢。那你們有沒有想過,可以用未來的大明寶鈔回收現在的大明寶鈔呢?”

隔壁密室。

朱棣以手扶額,感覺自己在經國濟民這方面已經有點轉不過來了。

姜星火說的話,有些拗口難以理解。

“夏卿,什麽叫做——用未來的大明寶鈔回收現在的大明寶鈔?”

半晌,朱棣卻沒有等到夏原吉的回答。

撤去扶額的手,朱棣扭頭看去,卻發現夏原吉臉上的表情異常精彩。

恍然大悟、震驚莫名、崇拜敬仰,種種神色混雜在一起。

怎麽看……怎麽像沒那麽瘋狂的道衍。

朱棣努了努嘴角,開口道。

“夏卿?”

“哦,啊?陛下莫怪,臣一時失神了!”夏原吉連忙答道。

朱棣也沒責怪他,而是問道:“看夏卿的樣子是想明白了,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麽意思?為什麽不用花金銀銅,就能拿未來的大明寶鈔回收現在的大明寶鈔?朕不是很理解。”

“陛下。”

夏元吉眼眸的震驚之色並未消退,依舊勉力來言。

“便如二皇子殿下所說,還是劣幣驅逐良幣的道理,只不過是反過來了,也就是咱們發價值更高的‘良幣’的目的,就是為了通過讓‘良幣’被收藏驅逐,來回收百姓手裏原本大明寶鈔這個‘劣幣’!”

“變鈔?”

玩過了模擬遊戲,朱棣對這個詞產生了一些不好的聯想。

夏原吉主持大明經國濟民運行這麽多年,他缺的根本不是經驗和閱歷,更不是處理經國濟民事務的能力。

夏原吉缺乏的,是站立在無數巨人肩膀上形成的現代經國濟民與貨幣理論。

而他,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被踩在腳下的巨人之一。

“不是變鈔,也不需要真的發新的紙鈔,只需要讓百姓知道,未來的大明寶鈔比現在手裏的大明寶鈔值錢,那麽有積蓄且不想留著大明寶鈔貶值的老百姓,自然會把手裏的大明寶鈔交出來。”

“還有這種操作?”朱棣半信半疑。

沒辦法,經國濟民不是打仗,如果說打仗朱棣是一代宗師水平,那麽在經國濟民這個領域裏約等於學徒水平的朱棣,顯然是對任何難以理解的事物,都充滿了本能的戒備與小心。

夏原吉答道:“理論上是可以的,但臣倉促間也只能想到這些,至於該如何合理地讓未來的大明寶鈔更值錢,回收紙鈔後又該怎麽辦,臣暫時還沒有想好。”

朱棣沒有繼續說什麽,示意夏原吉繼續聽下去。

……

“發個什麽‘大明國債’就完事了。”

姜星火幹脆說道。

大抵知道這兩人聽不懂,姜星火繼續解釋起了這個名字。

“意思就是,國家發的有利息的債券,根據年限設置不同利息,百姓圖利,就會拿手裏富余的大明寶鈔買大明國債……如此一來,市面上流動的大明寶鈔不就少了嗎?這是當下回收紙鈔最高效、易行、低成本的手段。”

李景隆沒有想象中那麽蠢,他幾乎一點就透。

“所以說,大明國債相當於新的‘良幣’,有了大明國債這個良幣,手頭富裕的百姓就會自動地拿大明寶鈔這個‘劣幣’買大明國債藏起來,而用來買大明國債的大明寶鈔,就被回收了!”

“可是。”朱高煦眉頭微蹙,“國債到期總是要還的啊,最後國家不是相當於沒有回收,還倒貼了一部分利息嗎?”

“不是這麽看的,其實就是打個時間差的事。”

姜星火耐心道:“之前我們以元朝的例子說明了,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是基於分工和交換的,而最重要的是要貨幣流通起來,否則就會形成錢荒。”

“這個例子是錢荒,那反過來呢?元末是貨幣流動性不足,現在是貨幣流動性太足了,足到了泛濫的程度!”

“所以便要人為地制造‘錢荒’?”朱高煦醒悟。

“對。”姜星火言道,“貨幣的流動性是有尺度的,在某些區間裏,超過了這個區間,濫發的貨幣會比在正常區間裏造成的通脹影響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