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2/4頁)

“那咱動國庫的黃金?”

朱棣是一代雄主,但並非聖人。

要是真用黃金買紙,他也是肉疼得緊,畢竟這些錢理論上都是他的錢,都是他日後建立不世之功的基礎。

朱棣忽然想到,日本那不是有白銀嗎?

若是把日本打下來,是不是就可以用近乎免費的白銀,來回購寶鈔?

可朱棣轉念一想,卻覺得問題似乎沒有這麽簡單。

因為姜星火之前說過,大量白銀在短期內湧入,一樣會造成什麽‘通貨膨脹’。

那該怎麽辦呢?每年一點一點地控制白銀來兌換大明寶鈔嗎?那得幹到哪年去。

黃金倒是來的爽快,國庫裏的黃金都花出去,大明寶鈔的幣值至少拉升一大截,也不用擔心什麽‘通貨膨脹’,只會對幣值造成影響,不會對百姓生活造成影響。

這個道理,非常直白。

那就是所謂的‘百姓’兌換大明寶鈔,其實說白了回收的是勛貴、商賈、士紳手裏的大批寶鈔。

不然呢?普通老百姓一家手裏的全部寶鈔,都換不回來一粒金子。

但如果換成白銀,那普通百姓一家,怎麽也能換一角碎銀子回去,而換回的碎銀子,百姓還要花出去,不就造成‘通貨膨脹’了?

所以說,黃金可以直接讓有錢人快速吸納,從而換回有錢人手裏的大量寶鈔,拉升幣值。

來的比白銀快,且穩定,跟百姓沒有太大關系。

“不動黃金也沒關系。”

夏原吉輕咳一聲,說道:“陛下不要灰心,臣覺得,咱們完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讓銅錢回收寶鈔快一點。”

“比如,先向各州縣官員公布,暫停大明寶鈔的新增印刷。同時,也可以派遣得力官員到大明各布政使司,講清楚陛下的意思。如此一來,各地官府肯定會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然後等投放國庫銅錢的時候,百姓一定會對回購對大明寶鈔趨之若鶩,爭相兌換。屆時,大明寶鈔的價格必然會迅速回升。”

“恩,有道理。”朱棣聞言,臉上終於露出一抹欣慰,說道:“夏卿果然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不僅經國濟民天下頗有手段,治國理念也跟朕極為接近,如今朕就將此事委任於夏卿,希望夏卿不負朕之厚望。”

“臣,遵旨。”夏原吉趕忙拜謝,隨後又小心翼翼地問道:“敢問陛下,國庫裏的銅錢,準備何時動用?”

朱棣略微沉吟一下,說道:“先期的工作就按夏卿說的去辦吧。至於國庫裏的銅錢,朕自會安排。”

他現在還不打算動用大明國庫裏儲備並不算充足的銅錢,因為這樣一來,會影響國庫的穩定,甚至有可能引發朝堂動亂,讓靖難後的局勢產生變化。

夏原吉聞言,立刻恭敬地行禮道:“謹遵聖命。”

一直默默地聽著皇帝和戶部尚書談話的兩個小吏,郭琎和柴車,對視了一眼看出了對方的想法。

其實他們都想說——瞎琢磨啥呢?歇會兒等姜先生講現成的不好嗎?

當然,這也只是小吏的想法罷了,地位和眼界,自然是無法與帝國的掌權者相比的。

閑言少敘,隔壁三人也很快吃完了西瓜解渴。

李景隆抹了抹嘴巴,繼續當著皇帝的喉舌問道:“恢復大明寶鈔部分幣值,到一個相對可以接受的換鈔水準,這件事姜郎以為該如何去做?”

“這還不簡單?”姜星火擦了擦手。

朱高煦問道:“直接拿金銀銅向老百姓買嗎?”

“不是這個道理。”李景隆想的更加深遠一些,“要是有金銀銅去買,就不至於超發了。”

“沒你們想象的那麽復雜,不用花金銀銅,一招就夠了。”

聞言,密室裏的朱棣和夏原吉相視,均看到了對方眼裏的驚異。

剛才他們可是討論了老半天,回收大明寶鈔,不用金銀銅去買,老百姓怎麽可能願意?

大明寶鈔雖然貶值的厲害,可終歸也是值一些錢的,難不成要縱兵搶掠?

姜星火是肯定不可能會說出這種主意的,所以,一定是有他們想不到的辦法。

可究竟是什麽辦法,能不花金銀銅,又能順利地把老百姓手裏的大明寶鈔回收過來呢?

夏原吉百思不得其解。

“世上還有這種兩全其美的法子?”李景隆有些不可置信,“又不用花錢,又能收回老百姓手裏的大明寶鈔。”

姜星火笑了笑:“不僅有,而且剛剛給你們講過了。”

此時,向來反應慢半拍的朱高煦卻忽然擡頭說道:“姜先生,俺好像明白您的意思了。”

“喔?”姜星火鼓勵道,“大膽說說看,錯了也沒關系。”

朱高煦緊張地撓了撓自己的大胡子,開口說道:“剛才姜先生講了‘劣幣驅逐良幣’,便是說如果表面價格相等的情況下,人們都會想要把自己手裏相對價值更高的貨幣藏起來留著以後用,先花差的貨幣……俺覺得便是跟農人把新粟藏起來,先吃陳粟差不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