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3/3頁)

這次看完安南呈交上來的文書,唐刺史便把它們連同府城其他的文書一起,快速發往京城。

文書傳遞一般都有專門的驛道,速度比正常行走還會快捷不少。

不過半月左右的時間,便被送到至京城。

韓徹在文書中有寫到安南下縣升為中下縣,請求朝廷增設主簿一名以及創辦縣學,請求增設教諭和訓導其實都是小事。

卻沒曾想,就這點小事竟引得朝廷起了不小的爭執。

說到底,還是因著老皇帝年紀越來越大,對太子一黨的不滿日漸明顯。其他的皇子冒頭,這些勢力攪和到一起,借著這次的事又一次政治鬥爭罷了。

尤其是太子黨這兩年被打壓得厲害,更是急切又憂心,便越發迫切的想要把舊人韓徹提拔回京城。

這幾年別的不說,在搞民生經濟上,韓徹的能力卻是有目共睹的。最要緊的是,對他們而言,韓徹是堅定的太子黨。

“安南土著之害,歷朝歷代,皆不得其法。然不過數年,韓徹便可將其收復,使安南人口不過四千余人,增至一萬余人……”朝堂上,太子黨的人這般慷慨激昂的列數韓徹在安南的一幹政績。

“以生蠔造石橋,解決過往橋基易沖垮之患。興修官道,創辦縣學……”

“安南縣內近幾年,亦無盜寇賊匪之害……如這般大才,豈能繼續在安南埋沒?”

地方主官的主要職責,莫過於稅收,教化,治安,以及基礎建設。而這四項中不論哪一項,韓徹這幾年在安南都進行的非常不錯。

然太子黨想要把人調回京城,其它黨派自然不會甘心。有一大臣更言道韓徹雖政績確實不錯,但韓徹也年輕,年輕更需要多磨礪心志。如他被流放發配到安南後,所言所行,雖皆有很大改進,但仍可再進步。

這話就是在意指當初“蠱惑太子,動搖國本”一事。

老皇帝此時便坐在龍椅上,又一次靜靜的看著下面的人奮力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