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零章 訓斥大儒(第2/3頁)

姜塵是紫微大帝,為天地至尊。又修復了無垠星空,可謂功德無量。

他簡直就是正道的化身,天地的救世主,這樣的人,一舉一動皆是與正道相合,浩然正氣又怎麽可能傷得了他?

“身為人族,你等要以下犯上,對人王出手不成?”表明身份後,姜塵再次朝六人問道。

“王上贖罪,我等不敢。”

不知道姜塵的身份倒也罷了,如今既然知道了,六人哪敢繼續對他不敬,連忙拜道。

對人王出手,那是何等大的罪過,等同於叛族。想想就知道了,行刺皇帝都是滅九族的大罪,更別說是身份比皇帝更尊貴的人王了。

叛族!這罪名比叛國嚴重多了,叛國只是比一國唾棄,叛族,那可要受到一族的唾棄,一輩子都擡不起頭來。

“大漢國運已滅,爾等為何執迷不悟,要在這裏為大漢續命?”走進東觀,姜塵朝六人質問道。

“我等世受皇恩,不忍見大漢破滅,更不忍見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六人齊聲回道。

“呵呵,世受大漢皇恩,敢問諸位身居何等要職?”

姜塵真想笑,還世受皇恩,若非大漢國運已滅,需要這群大儒幫忙續命,他們能夠得到重用。

六人沉默,顯然在之前,處境不是很好。

“大漢天子仁德嗎?”姜塵繼續問道。

六人沉默片刻,這才有那年長者開口說道:“陛下只是貪財了些,好色了些,再加上喜歡胡鬧……”

說著說著他自己都說不下去了,貪財好色,又喜歡胡鬧,這不就是昏君嗎?

“胡鬧!”

“我看你才是胡鬧。”

“齊桓公姜小白,他也貪財,他也好色,怎麽他就成了春秋一霸?”

“貪財好色本沒有錯,哪個男人不貪財好色?聖人都說了,食色,性也,這是人之本性。”

“他錯的,是親小人遠賢臣。”

“你們也錯了,錯的是見天子昏庸,而不規勸。”

姜塵毫不客氣的朝六人指責道。

“我們勸了,朝中的文武大臣也全都勸了,可惜天子不聽,我們也沒有辦法啊。”

六人無奈的說道,要是勸說有用的話,大漢何至於淪落至此。

“只動嘴皮子有什麽用,小孩胡鬧,打一頓就是了。天子胡鬧,同樣的道理,給他一點教訓,好讓他知道痛。”

“要是再不改,那就廢了他,伊尹尚且可以流放太甲,霍光可以行廢立之事,你們見天子昏庸,難道不能效仿嗎?”

姜塵眼裏可沒有什麽尊卑,在他眼裏眾生平等,平民為惡該死,那皇帝為惡更該死。

普通人能力有限,就算為惡,又能損害幾人。可皇帝權力無邊,一旦為惡,天下蒼生都要受到影響。能力越大,為害的範圍也就越大。

“使不得,使不得,我等身為臣子,豈能以下犯上,行那廢立之事?那是權臣所為,非我等君子所為。”

六人連忙搖頭,廢立君王,這種事他們從未想過,主要是他們受到的教育不允許他們這麽做。

這個時代的人,對皇權還是很敬畏的,也就是姜塵前世,從小就被根植接班人的理念,這才不把皇權放在眼裏。

“還不是顧及名聲!這就是你們與聖人之間的差距,看不透虛名。”

“聖人的眼裏只有蒼生,倘若背負罵名,就能讓蒼生幸福,那聖人一定會去做,義無反顧,而不是像你們這般畏畏縮縮。”

姜塵嗤笑,現代的讀書人,就是把名聲看得太重,比命還重。在名聲與生命之間,絕大多數人選擇的肯定都是名聲,而非性命。

同樣的道理,皇帝昏庸,他們真的沒辦法換皇帝嗎?

這裏可是洪荒,只要願意,有的是辦法,只是顧忌名聲不願意做罷了,誰也不想背負罵名。

伊尹與霍光,無不是能臣,可他們死後,名聲都不好,所有的功績都被抹殺,就是因為他們觸犯了統治者的權力。

後世的皇帝,哪個不怕身邊的大臣學習伊尹與霍光,行那廢立之事,將他給廢了?正因為怕,才會不留余地的黑這二人,生怕後人學習他們。

“還是百姓太弱了,要是百姓能和你們世家一樣,擁有著造反的能力,那這世間就不會出現昏君了。”

“你敢當昏君,我就敢造反,把你從皇位上拉下來,送你去斷頭台。只有這樣,皇帝才會害怕,知道小民不可欺。”

“同樣的,百姓擁有造反的實力,也能讓皇帝感覺到壓力,從而不敢懈怠,勤勤勉勉的治理天下。”

“真以為當了皇帝,犯了罪就不會死了嗎?真是笑話,皇帝這個身份,不是保命符,而是催命符。做的不好,會生不如死的。”

“現在,你們六個,就給我寫,把這些年大漢天子做的荒唐事,全都一一給我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