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一章 大商寶庫

天下亂的久,死的人就越多,受災的百姓也就越多。

而這,就是姜塵的罪過。

“孟子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枉你們也是讀書人,這聖人之言,你們是一句也沒聽進去。”

越說姜塵就越生氣,語氣也逐漸嚴厲起來。

六人被他教訓的不敢說話,連倚老賣老都不行。別看姜塵看起來比他們年輕多了,可論及實際年齡,比他們的爺爺還要大。在姜塵的面前,他們就是一群娃娃,怎麽倚老賣老?

最後,還是那個年老的大儒,硬頂著姜塵那嚴厲的目光,出於大局考慮的說道:“貪官汙吏是該殺,可這天下,終究還要靠他們治理,倘若殺了他們,誰來治理這個國家?”

這就是古代的無奈,知識都被世家所壟斷,普通人別說是讀書了,連字都不認識,如何治理天下?

為何世家滅不得,原因也在於此,滅了世家,就沒人治理天下了。

“孤有億萬分身,便是天下官員死絕了,有孤一人,就能治理天下,你覺得如何?”

看著他,姜塵冷冷的說道。

人力有限,然他的力量無盡,沒有官員,他自己頂上就是了。也不需要頂多久,只需頂個幾十年,年輕人就會成長起來,頂替他的位置。

“我已經說了,沒有誰是不能被取代的,世家血脈尊貴,這天下的百姓,往前數上幾代,誰家沒出過大人物?”

“千百萬年傳承下來,人皇的血脈早已融入所有族人的體內,他們每個人體內都有人皇的血脈,哪個低賤了?”

“一個人的高貴與否,與他的血脈無關,與他的作為有關,要看看他對這天下,都做了什麽貢獻。”

“為民者,被鄰居稱贊;為富者,被同鄉稱贊;為官者,被治下百姓稱贊;為皇者,受萬民愛戴。”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他們就比別人高貴。”

“反之,為民者惹得左鄰右舍皆不得安寧,為富者被同鄉仇視,為官者被治下百姓視之仇寇,為皇者被萬民唾罵,恨不得與之同歸於盡。”

“毫無疑問,這些人縱使血脈再高貴,也為人不齒。”

“且,百姓犯錯,可以糾正。那是因為普通人能力有限,就是盡他們最大的能力,又能闖下多大的禍?”

“百官掌握的權力遠勝於百姓,他們若是犯錯,輕則害人一家,重則禍及數縣數城。”

“皇帝掌握的權力更甚百官,他若犯錯,哪怕只是輕微的小錯,落在百姓的身上,就是不可承受的大山。若是犯下大錯,那無異於天崩地裂,不知道多少人要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所以,普通人可以犯錯,但百官,但皇帝不能。他們若是犯錯,就是害人性命。”

“儒者,人之需也。聖人為何要創建儒道?就是讓你們這群儒者在君王犯錯的時候,為民請命,滿足百姓所需,所想。”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道理聖人已經教給你們了,倘若君王犯錯,你們就加以指證,若君王聽從,自然是君賢臣明。”

“倘若君王不聽,執意犯錯,危害百姓,那自當是以百姓為重,伊尹霍光在前,爾等還不知如何做嗎?”

“自是廢掉昏君,再立賢君。”

“君王賢明,儒者遵之。君王殘暴,儒者反之。以百姓為重,急百姓所需,這才是真正的儒道。”

“爾等捫心自問,能做到否?”

儒道的路,在他們選擇皇權至上,以君與社稷為重,以百姓為輕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走錯了。

這也是為何春秋戰國時期,儒道能有數尊聖人並存於世,而現在,卻說百年不見一聖人出。失去了儒道的真諦,如何能誕生出聖人?

“王上教訓的是,是我等眼界的眼界窄了。”

六人被姜塵說的啞口無言,只是一直認錯。至於姜塵的話,他們是否聽了進去,那就不好說了。

都是大儒,對天地、對世間的道理有著自己的認知,哪怕姜塵說的是對的,他們也不會被姜塵三言兩語間就說的改變自己的想法。

幾十年樹立的三觀,豈是三言兩語間能夠打碎的。

“知道自己錯了,就趕快行動起來,我給你們三天時間,把各大世家,乃至滿朝文武的所作所為,全都給我寫下來。”

說了半天,姜塵也累了,揮了揮手就讓他們離開。

“遵旨!”

六人行了一禮,就退下了。

他們或許沒有被姜塵說服,但肯定會按照他的命令去做。因為他們都是聰明人,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的道理。

姜塵的力量,豈是他們可以抗衡的?連上古氏族都是說滅就滅,區區世家,自然彈指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