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老葉,你這玩笑有點嚇人奧!

當名單存档的消息傳回常陸指,任安邦並沒有通知葉飛。

這也是炎國軍政兩界,無論級別高低的用人慣例。

想上任高級別的領導崗位,得先進入候選名單,並且這份名單高度保密,一般不會通知當事人。

注意,是一般。

而葉飛現在這種情況,就很符合一般的要求,任安邦也就沒有通知葉飛的打算。

等到這份名單初步開始發揮作用,那都是葉飛升任營級以後的事了。

日子還長,不必如此著急。

得益於此,葉飛愉快且充實的度過了一段,讓人恨的牙根直癢癢的卷王……啊不是!是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的學習生活。

隨著學習的深入,葉飛對信息化作戰的了解也越來越深。

而他對當年那一場震驚世界的戰爭,也有了點額外的看法。

怎麽說呢,別看各國軍界人士,都認為海灣戰爭是信息化作戰模式的萌芽。

並且鷹醬在戰後,也順勢提出了一系列關於信息化作戰的相關理論,什麽“超視距作戰”“非接觸作戰”,看著一個比一個相當唬人。

但葉飛總感覺吧……當時鷹醬推出這種信息化作戰的觀念,並且還沒有進行高度的保密,而是在世界範圍內進行大規模的傳播。

其用意,就和“星球大戰”計劃一樣,是想憑借自己在毛熊解體後,一超多強的絕對優勢國力,拖死其他可能的競爭者。

別看了,說的就是你倆,兔子和大毛。

葉飛會有這種想法,也不奇怪。

信息化作戰聽起來非常高大上,但實際上,就是將各類高科技武器,通過中樞平台串聯到一起,發揮更大戰鬥力的作戰模式。

就比如信息化戰爭中,標志性的電子打擊方式,這玩意的出現,跟信息化作戰理論的出現,沒有必然關系。

是作戰的需要,才使得電磁幹擾,成為了一種新的作戰方式。

也正是因此,葉飛越學習,越覺得鷹醬推出信息化作戰的理論,更像是一次失敗,或者說是誤打誤撞的舉動。

本想著拖垮可能的競爭對手,但結果發現,嘿,這套理論是對的,想要玩轉現代戰爭,就必須進行部隊信息化。

不然打死葉飛他都不相信,鷹醬會有這麽好心,把自家總結出來的作戰觀念分享給全世界。

而葉飛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也很簡單。

那就是部隊進行信息化,合成化,一個比一個燒錢。

像常陸指花大心血,大價錢搞出來的一體化指揮平台,學名C4ISR系統,這玩意僅僅是信息化作戰的大腦,主要職責是將各個作戰單元串聯到一起,協同高效作戰,進而發揮出更強大的戰鬥力。

但光有大腦可不夠,還得有四肢,對敵人發動攻擊。

各類朝著高度智能化,精準化,和模塊化發展的武器,就是信息化作戰的四肢。

精準化這玩意好理解,誤差越來越小的導彈就是這個觀點下的產物。

至於模塊化,說白了就是把武器和裝備,用類似於“搭積木”的方式拼湊到一起。

那塊“積木”壞了,就往下一拆,換一塊新“積木”上去,便又是嘎嘎靠譜的武器,拉出去猛猛殺敵。

這也是炎國在武器裝備領域,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而智能化武器,這玩意聽著更加唬人,但實際上相當好理解。

察打一體化無人機。

這也是常陸指今年才開始研究的課題之一,葉飛有幸在一位賞識他的教員的陪同下,參觀了他們的課題組。

參觀中,這位教員還對著葉飛預言了信息化作戰的終極形態。

像前面提到的C4ISR系統,其最終形態,就是配備一個高度智能化的軍用AI。

真有情況發生,只需要作戰值班人員能對AI通報的敵情及時做出反應,AI將自動對可能要用到的諸如導彈,無人機之類的裝備進行部署,最終摧毀目標。

從做出反應,到摧毀目標,全程可能都不超過五秒鐘,都不需要部隊出動。

再比如無人機的最終形態,就是取代飛行員的作用,將空戰,轉變成無人機的消耗戰。

誰家的無人機先進,還造的快,誰就能取得制空權。

聽到這,葉飛沒忍住,對著教員問了一句,那淘汰下來的飛行員該怎麽辦?

教員聞言,沒有說話,而是伸出一根手指指向天空,含笑不語。

……

教員的一番話,給葉飛聽的是一愣一愣的。

但他也聽出來了一件事。

打造信息化作戰體系,非常花錢。

維持並升級信息化作戰體系,更特麽花錢!

這麽一總結,吳起口中所謂的炎國“師改旅”進程,一直浮於表面的原因,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