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兩條平行線

梁嘉聿不為自己的話留下任何可能叫林知書困擾的空間。

他說自由電荷碰撞, 不必被賦予明確的定義和之後的軌跡。他說,吃飯不是必要的行程,她如果感到不合適, 他可以送她回家。他說他可以陪她走更久, 但是在她願意的前提下。

像是把所有選項簡單、清晰地攤平在林知書的面前,卻沒有要求她在任何時間框架下做出任何選擇。

像是那枚送出之後沒有問過一句的戒指。

是這樣的梁嘉聿,林知書愛著的梁嘉聿。

回程的路上,林知書看著窗外的眼眶模糊了、又清晰。

下車之後, 兩人簡短地擁抱、又松開。

“回去注意安全。”林知書朝梁嘉聿擺擺手。

梁嘉聿點頭:“我看你進去。”

“好。”林知書最後看他一眼, 轉身穿過安靜的街道。

打開大門, 她偏頭從被風揚起的發絲之間去看梁嘉聿。他們之間隔著一條不寬的街道,梁嘉聿的位置沒有動過。

他一直目送著她離開,林知書鼻頭一酸, 轉身鉆進了屋子。

-

林知書有時候想,是否驗證“那個人真的喜歡自己和只是覺得自己有意思”有一個明確的時間界限。

比如三個月不再聯系,他徹底失去興趣,便可確定他並非真的喜歡自己。

但現實從來不是答案明確的數學題, 就像林知書最初並未為父親悲傷太久,也不代表她不愛林暮。

而三月之後,梁嘉聿也再沒有聯系過林知書。他們仿佛重新變成兩條平行線,各自生活在各自的世界。

林知書有時候覺得這樣也很好, 她可以專心把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過好, 不必時時被他的話語或是行為牽動。她現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六月末,林知書第一年研究生學業結束。她全課程拿A/A加, 最後GPA 4.0。拿到成績的那天, 林知書幸福地在臥室裏亂跳,最後跳到柔軟的床上, 快樂地翻滾。

她打微信電話給烏雨墨,烏雨墨在電話裏笑得比她還大聲。

“有了這個成績,夏休的時候我就可以申請去我心儀教授的組裏做Summer School的項目,最後寫畢業論文也可以請她來指導!”林知書喋喋不休地同烏雨墨說著她接下來的計劃,卻也忽的停止,道歉道:“對不起雨墨,我說了太多了!”

烏雨墨笑:“我雖然聽不懂,但是能感覺到你特別開心!”

林知書把笑臉埋在被子裏,清清嗓子:“對了,你最近怎麽樣?工作室生意有沒有很紅火?”

“我都忘了告訴你,我搬到更大的工作室了。”

林知書瞠目:“天呐,雨墨你也太厲害了。”

“一般般吧,”烏雨墨裝樣,又笑出來,“而且我還雇了一個小姑娘幫忙,也算是有個助手。”

“下次我回國你一定帶我去看看。”

“當然啦,”烏雨墨說,“所以你有計劃什麽時候回來嗎?”

“有,十月初我會回來。”

“你爸爸忌日。”烏雨墨還記得。

林知書點頭:“是的,那時候我會回去。”

“到時候我去機場接你。”

“謝謝你,雨墨,我好想你。”

烏雨墨:“我也是。”

林知書給烏雨墨打了兩個小時電話,她們並非是每天都會聊天聯系的類型,但是無論何時對方有事,打去電話都不會有任何的生疏或是尷尬。

打完電話的林知書像是電量滿格,今日周六,她收拾完書包,又去學校圖書館。

林知書有閃過是否也要告訴梁嘉聿她成績的想法,但最終林知書沒有發出那條消息。

研究生第二年,林知書比從前更忙。

為了能順利申請到心儀教授的畢業論文指導,她需得在上學期就做出一些成績。

林知書結交了一位在她心儀教授手下做博後工作的美國男生Christian。Christian主做大數據管理以及在B2B市場的實際應用。林知書的計算機和金融知識正好吻合。

她做的工作並不接近核心內容,但林知書心甘情願為他做一些基礎工作。

一到沒課的時候,林知書就帶著電腦去Christian的辦公室,Christian會給她一些處理基礎數據的工作,偶爾林知書遇到問題,Christian也會給予專業的回答。

林知書在這樣的模式裏逐漸摸索到“獨立自主”與“合理利用資源”的邊界,靠自己獲得的資源,是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可以算作是獨立。

但那時靠梁嘉聿獲得的資源則不算,比如萬通科技。

她其實心裏應該早清楚這其中界限,只當時沉陷在梁嘉聿的溫柔鄉裏,腦袋並不怎麽清醒。

日子一直這樣忙碌到九月,林知書在那天和Christian說起她要在十月初回國一周,那一周她雖然還有幾節課,但都可以在線上完成,所以只需要和Christian打聲招呼。

但是Christian卻說,十月初他們團隊要一起飛華盛頓參加一個學術討論會,原本是打算帶林知書一起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