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摳門小侯爺31

有了知書幫忙幹活,江河正計劃著南下去找老婆。

哪知道他還沒出發呢,就收到老婆的來信,讓他好好幹活,不要去找她,她過段時間就回來雲雲。

信裏只有一個意思,就是好好幹活,不要去找他。

因為小侯爺最近的脾氣變得太暴躁,人人自危,知書心有戚戚,便寫了封信給黎郁雲,抱怨小侯爺的難纏。

收到信的黎郁雲心裏那個氣啊,可想而知,覺得丈夫又在敗壞她的名聲。

什麽為了她無心工作,難不成她是妖妃?

當然這點不是最重要的,她擔心他對朝廷派來學習的人太過敷衍,讓皇帝不喜,這不是明著得罪皇帝嗎?如果因為自己讓他無心做正事,想必婆婆也會不高興。

讀完信的小侯爺自然是沮喪的。

這輩子,他本來就是想做一條鹹魚,直接躺平的,最想做的是建一個人間天堂般的莊子,和老婆一起恩恩愛愛地生活在這裏。什麽孵蛋啊、養雞啊、種果樹做肥料養魚啊……不過是為了讓自己所在的環境更好些,住得更舒心一些。

受他恩惠的村民多了,梅林村一帶的環境自然就會變得更友好,他們才能過得舒心。

有不長眼的想找他們麻煩,光是梅林村一帶因他過上好日子的村民們,第一個就不贊成,能將不長眼的幹翻。

不要小瞧人民群眾的力量。

小侯爺感嘆道:“我又不想出仕,這是本末倒置啊!”

然而很可惜,在他老婆心裏,為朝廷做事,為天下百姓做事,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靠邊站。

雖然老婆來了信,讓他不要去找她,不過小侯爺沮喪過後,很快又振作起來。

他眯著眼睛看向莊子外的青山,很快就有了想法。

**

皇宮裏,被派去梅莊跟著小侯爺學習循環養魚的官員稟報道:“江小侯爺說,他要出門遊歷,為了寫下一本書作準備。”

聞言,皇帝馬上想到《仵作記錄》和《我在梅莊種田的日子》,突然有些期待。

不知道江子寬回來後會寫什麽樣的話本。

這江子寬所寫的書,都是於國家社稷有用之書啊,那《仵作記錄》一出,導致冤假錯案都少了。

還有《我在梅莊種田的日子》這書,因還未到收割季節,並不知效果如何,不過大司農讓人對比過養雞,吃蟲子養出來的雞長得特別快,蛋也下得勤,就連京城的百姓都有所耳聞,現在都在跟著學養雞。

如今甚至有人跟著搞起土炕孵蛋法。

皇帝道:“希望江子寬下一本書對朝廷也有用。”

正說著就聽到有內侍過來稟報,“長公主覲見。”

能自由進出皇宮的,也只有和皇帝一母同胞的榮平長公平一人。

皇帝的臉龐微微扭曲,很想找個地方躲一躲,外甥和妹妹這對母子倆大戰,他這作兄長兼舅舅的,真是左右為難啊。

楊清泉不滿意榮平長公主為他天天操心婚事,逼他去相親,於是跟著小侯爺跑了。

同時跟著小侯爺一起跑的,還有國子監那一大群紈絝。

他們的理由很充分,出門遊歷天下,增加人生經驗,當然若能被小侯爺將要寫的書裏提上一筆,那就再好不過。

紈絝們的家人完全沒去阻攔,睜只眼閉只眼地由著他們。

都是人精,哪個不知道這其中的好處啊。

這裏有一個皇帝外甥,還有一個皇帝面前的紅人——江小侯爺,無論家裏的小輩和哪個搞好關系,都是好事。

於情於理都不會阻止。

至於外面危險?嗐,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多派點侍衛跟著便是。

榮平長公主今兒進宮是讓皇帝派人將兒子抓回來的,但皇帝拒絕了,理由也很充分。

“年輕人嘛,需要多出去闖闖,難不成等他老了,老胳膊老腿後再出去嗎?何況還有江子寬等人在,江子寬不會讓思源吃虧的。”

榮平長公主只能悻悻然地離開皇宮。

對於這事,皇帝只會站外甥,一直說他還小。

都快要到加冠的年齡,哪裏還小?

榮平長公主知道皇兄不會幫忙,決定去找伍氏探討一番,想當初,小侯爺也是堅決不肯成親中的一員。現在呢,只怕這京城裏,沒有哪個男人能比小侯爺更寵妻的了,偏偏他寵得有理有據,還理直氣壯的,讓人無話可說。

被找上門的伍氏也犯難,覺得她家這個根本沒有參考價值,他自己剛開始是鬧了一番,等他對未婚妻一見鐘情後,就再也沒反對了。

榮平長公主問:“你可知道子寬看中黎氏哪一點?”

能讓男人一見鐘情的,總不能是容貌吧?黎郁雲清秀動人,但單說容貌,並非是什麽絕世美人,並沒有黎府的二小姐黎美雲長得美艷動人。

伍氏很尷尬,吞吞吐吐地道:“其實子寬他爹當年奉行男孩子要窮養,從小零花錢沒多少,導致子寬特別愛錢……聽說郁雲生母特別會做生意,子寬想著郁雲肯定生財有道……還有就是郁雲她的嫁妝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