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摳門小侯爺30

知書原本是個丫鬟,一個無父無母的丫鬟。

在父母為了給幾個兄長娶妻,將她賣掉後,她就將自己定義成孤兒。

她命還算是好的,小小年紀就發育得很成熟,當時侯府的老夫人調查過她的生母,得知生母生過好幾個兒子後,十分滿意地選中她。

知書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她抓住難得的機會,鼓起勇氣和老夫人說想讀書識字。

老夫人很寵愛孫子,一個識字的丫鬟還能催孫子上進呢,何樂而不為。

知書不管未來自己會不會成為小侯爺的妾或通房,她不願意放過這麽好的機會,如饑似渴地學習知識,在書香中度過自己的少年時期。

老侯爺去世後,小侯爺守足了孝,然後知書達禮、成熟美麗的知書被送到小侯爺身邊。

也許人讀的書越多,就越反叛。

知書知道自己今日能書會寫是因為太夫人希望她伺候小侯爺,為小侯爺生兒育女,為江家開枝散葉,改變江家數代單傳的局面。

她知道自己該感恩,太夫人的目的雖不純,可她何嘗不是養了自己那麽多年,讓她白吃白住還能讀書,過得和副小姐一般。

讀過書、知恩義的她該報恩了。

知書其實也想過其他的報恩方式,然而她讀過的書、寫過的文章和詩句,對定遠侯府根本無用,至少沒有一個後代有用。

她只能死心,將自己當成一個生育的母體,不必思考就不會痛苦,如同山石草木,如同那些動物,只要能生就好。

然而這人生啊,比戲劇還要荒誕。

在應該情竇初開的年齡裏,小侯爺卻不開竅,反而迷上賭具,覺得骰子比女人更有魅力。

她也不知該是哭還是該笑,心裏卻隱隱松了口氣。

侯府裏的人都為她可惜,老太太也覺得對不住她,她都已經超過婚嫁的年齡,卻因為小侯爺耽擱了。

知書心裏是不介意的,甚至是竊喜的。

真的沒關系啊,她從未怪過小侯爺。

她這麽對人說,可惜沒有人相信。

太夫人看她的眼神充滿愧疚,歉意之下,賞了她很多首飾,允許她自贖後帶走。

“知書,你白吃白住還白拿禮物!”小侯爺一臉不高興,“快給我整理文稿,高工資就要用996——不,007回報懂不懂?”

知書嘴裏應著,其實並不懂。

小侯爺有時候總會說一些她不明白的話,不過沒關系。

知書一臉淡定地磨墨,反正她能意會到小侯爺的意思,就是想讓她多幹活唄。

不幹活的就如薔薔跟柔柔,是要被解雇的。

後來,夫人黎郁雲進門,知書覺得找到了自己的知音。

夫人溫柔又可愛,從來不會以身份來看待旁人,也未曾輕視她丫鬟的身份,並不覺得她出身低微、卻野心勃勃想化身一道矛想刺破這男尊女卑的世界有何不對。

知書被家人賣給牙婆後,並未受到什麽苦,等她進了定遠侯府,日子更是過得不錯,至少吃穿不愁,還能讀書識字,比在那個生了很多兒子、女兒不值錢的家好多了。

可是被家人賣掉這件事,還是成為她一生的心結。

為了讓兒子生活得更好,將女兒賣掉,就像賣掉貨物一般,沒有任何尊嚴,連身為人的資格都要被剝奪。

她是人,也會難過、會痛苦。

她也想像那些男人一樣活得有尊嚴,被家人重視,至少將她當一個人看待。

*

知書伏在案上,奮筆直書。

每次當她埋首寫話本時,那種打從心裏湧起的不甘、怨恨總會轉移,她不知道自己失去的尊嚴能否從筆下找回來,但她確實很樂意為這世道處境艱難的女子做點什麽。

一個小丫鬟進來,稟報道:“知書姑娘,隔壁張家村的村民送了很多禮物過來,他們還送了很多寫了字的石板過來,說是前朝的古董,咱們不識字,您能去看看嗎?”

知書聞言,大為驚訝,她擱下筆,說道:“去看看吧。”

自從拿回自己的賣身契後,她便留在江家的莊子裏,成為江家雇傭的管事。

她可沒忘記,自己能有如今的好日子,是定遠侯的恩情,既然不用當小侯爺的妾給他生孩子,那就為他工作吧。

話說回來,小侯爺還真的是懶得令人發指,能推給別人的工作他絕對不會親自做,明明是他自己想改造莊子,結果大部分工作都是她和夫人一起做,他美名其曰做研究去了,其實在實驗室偷摸著吃烤肉。

真是豈有此理!

知書走到莊子的待客廳,便見夫人也過來了。

“知書!”黎郁雲一臉高興地說,“明兒咱們回京城住上兩天。”

知書正想說不回,就聽到她低聲道:“你新寫的話本在京城非常受歡迎,酒樓茶館都在說呢,咱們也去聽聽。”

知書的新話本同樣是換了個馬甲,同樣引起說書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