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未來影視公司都得給BAT打工?(第2/2頁)

直接把導演們邀請上場,包括夏永康、陳國輝、林書宇、烏爾善、馮德倫、鈕承澤、彭浩翔、於仁泰、成龍、馮曉剛……

哦,成龍沒來——他還在拍戲,不過,也以視頻連線方式支持……

旺達、阿狸也不甘示弱,前者請來了基努裏維斯,後者則有王佳衛、陳可欣……

天美集團最沒有有創意,甚至沒有舉辦天美之夜……

沈旭東是有正事的——他來上影節就一個目的,參加論壇單元……

……

今年論壇單元的主題是‘電影產業會不會被顛覆?’

於冬直接說了‘未來,電影公司就是為BAT打工!’

“咱們先說院線,萬達已經占到將近20%的中國電影市場份額,但它的票房在一年之內就被類似貓眼這類售票系統追趕過去。

我聽說,今年上半年,貓眼+淘票票+百度糯米三大在線票務平台全國範圍內的售票就接近70億元票房,超過了十大院線之和,我本來還想著怎麽也需要一個過渡期,在線銷售才能超過門店銷售,沒有過渡,直接摧枯拉朽一般顛覆!”

“一夜之間,拍電影不再是電影公司的專利了,這對電影行業的沖擊很明顯。未來傳統電影企業出路在哪裏?面臨著怎樣的選擇和方向?”

“從整體市場容量來看,每一年市場上能拍的片子有限,BAT都來投資拍電影,顯然就擠壓了傳統電影企業拍片空間。而BAT不缺錢,用錢砸出多部電影很輕松。”

“另外還有商業模式,傳統電影靠院線票房收回成本和取得盈利。但BAT未來的目標之一就是發展網絡院線,讓人們在客廳付費看電影。”

張昭很同意他的看法:“傳統電影的商業模式已落後了,未來電影公司的機會是基於IP的用戶運營模式。

具體來說,電影公司的著眼點首先考慮的是用戶,而不是以前的導演、藝術家。用戶喜歡看什麽,喜歡誰來導、誰來演,你就提供這樣的需求。未來的電影市場的戰場是互聯網,這也是中國電影能抵抗好萊塢的關鍵所在。”

張昭甚至說了‘以前,我們拍什麽是憑感覺,票房能到多少更是無法預測。現在基於大數據的分析可以告訴制片人拍什麽劇本,選什麽導演,未來的票房會到多少。’

沈旭東聽到這已經徹底無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