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店鋪開張

1月24日,是麗雲煎餃店開張的日子。

姜麗雲上輩子開的早餐店的名字就叫這個,那是她的回憶,也是她的過往。

當時,她就是靠著這麽一家店,給自己買車買房,並且積累下足夠的本錢開網店。

她挺喜歡這個名字的,再加上這時候的人認這個名字,這輩子,她的店就依然叫“麗雲煎餃店”。

姜麗雲平常起得很早,這天就更早了。

被她放在被窩裏的鬧鐘叮叮當當地響起,發出震動的聲音,姜麗雲睜開眼睛,按住老式鬧鐘上面的“小錘子”讓它發不出聲音,又調了鬧鈴時間,讓它徹底安靜。

從床上起來,摸黑穿上放在被子上的棉襖,姜麗雲往外走去。

跟她一張床的姜麗雨還睡得很香,隔壁床上的姜麗萍也一樣。

昨天孫金山和姜利海去跟鄉裏的養雞戶談生意,姜麗萍又跟去了。

跟去也就算了,她愛漂亮,還穿一雙小皮鞋。

雖然大部分的路有姜利海騎自行車載著她走,但這來來去去的,也有不少路要她自己走。

昨天她回家的時候,小皮鞋上滿是泥濘已經不成樣子了,腳後跟也被磨開了口子。

姜麗雲有時候都不明白,姜麗萍平常挺懶的,總是把家裏的活推給她幹,為什麽一到找對象的時候,就能突然奮起。

這大概就是人的追求不同,她哪怕是上輩子,也沒想過嫁了人之後就啥也不幹,嫁給謝祖根之後,她依然會去上班。

當時沙發廠效益不好總是放假,她還在謝家人非常不贊同的情況下,去鎮上擺攤。

但姜麗萍的所求,一直都是嫁個好老公,然後就能吃香喝辣啥也不幹了。

這大概也跟性別有關,很多女人,從小就潛移默化接受了這樣的思想。

姜麗雲定的是四點的鬧鐘。

姜瘸子夫婦年紀大了睡眠少,這時候也已經起來了,至於馮易那邊……姜麗雲去了姜有文家,把馮易叫醒。

那木工幫她做完了鋪子裏要用的桌椅櫃台還有板凳之後,就開始給姜利海做門窗桌椅了。

依舊是按件算,因為最近他們家事情比較多有些忙,木工又是同村的,姜麗雲還跟對方商量了不包飯。

對此,木工沒什麽意見,雖然姜家的夥食好,但不包飯的話,會多給他一點錢。

他更想要錢。

現如今,姜家的新房子的門窗已經做了一些,但還沒有全部做完,暫時也就沒有辦法住人。

姜利海和馮易,依舊住在姜有文這裏。

馮易起來的時候,姜利海也起來了,對姜麗雲道:“我今天請了假的,麗雲,我去給你幫忙。”

“好。”姜麗雲答應下來。

今天是第一天,搞不好會有點亂,有人幫忙會好很多。

等馮易起來,顧大發也已經過來了。

顧大發是騎了自行車的,姜利海騎姜麗雲的自行車,馮易載著姜麗雲還有姜瘸子夫婦,一行人摸黑前往鎮上。

上輩子姜麗雲去世那會兒,他們這邊農村的道路上,都安裝了路燈,這會兒卻是連鎮上都沒有路燈的。

好在馮易對路熟,倒也不會騎錯。

他們到鎮上的時候才四點四十,但馮秋鳳已經起來了。

她正在包包子,包好了就放在蒸籠裏。

因為店鋪剛開張,姜麗雲現在賣的東西不算多,分別是小籠包、饅頭、煎包、煎餃、粉絲、豆漿、茶葉蛋。

小籠包五毛錢六個,煎包、煎餃漲價了,現在賣一毛錢一個,饅頭比小籠包要大上許多,也是一毛錢一個,粉絲湯和豆漿兩毛錢一碗。

粉絲湯就是泡發煮好的粉絲,有客人買的話,盛起一碗,放進去榨菜末、火腿腸末、蔥花就直接能吃了。

豆漿分甜的和鹹的兩種,甜豆漿加糖,鹹豆漿加醬油、榨菜末、油條和蔥花,會有滿滿一大碗。

姜麗雲看了一圈,給自己沖了一碗鹹豆漿喝。

她喜歡往豆漿裏加點醋,然後這濃稠的豆漿就凝結起來,這麽熱騰騰一碗下肚,她甚至覺得自己已經飽了。

蒸包子是在院子裏蒸的,顧大發在這裏砌了一個土灶,架上一口鍋,再在上面放上蒸架和蒸籠,就可以開始蒸包子了,姜麗雲還專門買了個鬧鐘,放在旁邊定時。

在他們來之前,馮秋鳳就已經把包子蒸上了,這時候,顧大發又開始做煎包煎餃。

他們的店開得很早,但這時候的人起得也是真的早。

化纖廠的劉廠長每天八點就睡,四點多就醒,他在床上是躺不住的,就會起床到外面溜達。

之前他都是先去茶館喝早茶,喝上一兩個小時,然後去吃個早飯,再買點早飯回家。

但今天他起來溜達的時候看到姜麗雲的煎餃店已經開了,幹脆就進了煎餃店:“你們的店開了?都有什麽吃的?”

姜麗雲指了指貼在墻上的價目表,然後道:“有煎包、煎餃還有小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