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合作養殖

姜麗雲並不知道孫金山的想法,她詳細詢問了孫金山這次去上海遇到的情況,對孫金山的“戰果”非常滿意。

孫金山去了很多飯店,大的小的都去問了。

有些飯店答應了要買他的雞肉,但也有一些飯店拒絕了他。

雖然孫金山沒怎麽說被拒絕的事情,但姜麗雲知道這裏頭的事情肯定沒那麽簡單。

她是做過生意的,孫金山上門推銷,有些人或許會願意試試,但也肯定有很多人壓根不把他當回事,會直接把他趕走。

換成姜利海,肯定無地自容,甚至不敢去別的飯店了,孫金山卻還能自信滿滿繼續跑,也是個人才。

姜麗雲拿出自己拿來記賬的本子,道:“這段時間我一共收了三千多只雞,我們手上有差不多七千個雞腿,雞腿的平均重量是190克,這麽多雞腿加起來大概有1300千克……”

姜麗雲簡單說了說她這邊的情況。

雞腿和雞翅單賣的價格,是遠超雞肉的,她上輩子就聽過一個說法,大概就是把雞腿雞翅還有雞胸賣掉,雞的成本就已經出來了。

剩下的雞爪雞架雞內臟什麽的,賣掉了就全是利潤。

當然,找人幫忙殺雞切分也是要錢的,但這年頭人工便宜。

姜麗雲只簡單說了說數據,就道:“等磚瓦廠的船隊下次去上海,我們可以租一艘船,把這些雞肉都送過去,到時候應該能賺不少。”

她一邊說,一邊簡單算了算,發現這三千多只雞,他們依舊能掙三千多。

如今雞肉的價格比之前高一點,但相比於大城市還是便宜的,切分之後賣得貴,掙得也就多了。

這年頭,確實已經有一些國外的凍貨流入國內市場了,有些還是走私的,但那些流入的凍貨基本都是雞爪、雞翅尖、雞架、豬蹄之類,雞腿這樣的東西,在國內是緊缺的。

當然雞架之類也不愁賣,畢竟這年頭大家都缺肉吃。

姜麗雲記得上輩子她剛離婚的時候,孩子總是吵著要吃肉,她當時沒什麽錢也舍不得花錢,就買雞架回來做。

九十年代的時候,雞架在東北流行,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當時很多國企員工下崗,大家舍不得買整只的雞吃,幹脆就買個雞架回來做。

今天是1988年1月22日,距離過年還有不到一個月,既然已經有了銷售渠道,這段時間她可以多收一些雞,趕在過年前後多賺點。

另外,聯系村裏人養雞這件事,也已經可以做起來了。

還有就是她的早餐店要開……年前這段時間,她會非常忙。

姜麗雲當即做了決定:“後天宜開業,麗雲早餐店到時候開張,這兩天我會比較忙,孫金山你跟我哥一起,在咱們鄉裏跑一跑,看有哪些人有意向跟我們簽合同養雞,等我忙完,我就把合同寫出來,到時候所有人都簽一下合同。”

其實合同範本之類,她都已經做出來了,不過要簽的合同有點多,她得找人幫忙印刷一下。

“好!”孫金山道,有種想要大幹一場的沖動。

姜麗雲想了想又道:“你們可以先去跟鄉裏說一聲,這樣辦事更方便,說不定鄉裏還願意牽頭。”

如果他們鄉裏的老百姓可以富裕起來,對鄉裏的幹部來說,是實打實的政績。

他們是非常願意牽頭搞一些致富項目的!

這次他們要做的事情,有很大概率,可以得到鄉裏的支持。

“好。”孫金山道。

麗雲早餐鋪後天就要開張,那要做的準備工作就多了!

這天下午,姜麗雲又回了鎮上。

另一邊,孫金山和姜利海卻是帶著姜麗萍,一起去了鄉裏。

姜利海是不想帶姜麗萍的,但姜麗萍要跟著,他卻也不好拒絕。

只是這一路上,孫金山和姜麗萍聊得熱火朝天,只他一個人默默在兩人身後跟著……他總覺得自己有點多余。

他想私底下找姜麗萍說幾句話,還壓根找不到機會。

不僅如此,他還發現姜麗萍挺厲害的。

怎麽說呢,他們去了鄉裏,跟鄉裏的幹部談合作的時候,孫金山張口閉口說上海如何如何,姜麗萍卻是張口閉口鎮上的幹部如何如何,乃至縣裏的幹部如何如何。

姜麗萍溫和地笑著,說出來的話卻讓人震驚:“我之前見過鎮上的陸鎮長,他說接下來,經濟是重中之重……”

“鎮上的王副書記也說過這樣的話。“

“之前副縣長來鎮上,就說……”

……

姜麗萍確實了解很多這方面的事情。

她那個初戀的父母,原本都在鎮政府工作,職位不低,後來更是雙雙調去了縣裏。

她那會兒跟著自己的初戀,認識了不少人,知道了不少事情,她那個初戀,更是什麽都跟她說。

她之前給一對老夫婦當保姆,那對老夫婦的背景也不簡單,所以她當時照顧人家,是真的盡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