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三輪車

馮易拿到柔軟的棉襖和被子,心情特別好。

他以前在馮家的時候,根本就沒人管他冷不冷。

他記得他剛跟姜麗雲認識的那個冬天,周巧霞一直沒有給他做棉襖,天冷了之後,他瑟瑟發抖,手上都凍傷了。

姜麗雲那時候還小,不知道周巧霞其實是他親媽,只在村裏聽了一些馮家要來個後媽的話,就帶著他找到周巧霞,說周巧霞是壞後媽,讓周巧霞給他做衣服……

當時周巧霞很生氣,還罵了姜麗雲幾句,好在被馮老頭制止了。

馮老頭怕他真出了事馮家在村裏難做人,就讓馮家老太太把馮老大和馮老二穿過的舊衣服拿出來給他穿。

後來那些年,他一直穿馮老大馮老二留下的舊衣服。

馮老大和馮老二都是男孩,非常調皮,大家衣服還少……他們來來回回穿過的衣服,到他手裏已經破破爛爛了。

幸好馮老太這人還可以。馮老太不喜歡他這個拖油瓶,偏心馮老大馮老二,但總有那麽點惻隱之心,會幫他縫縫補補。

再後來姜麗雲長大了點,也會幫他補衣服。

不過姜麗雲沒有什麽耐心,不耐煩幹這個,就教他補,等他學會補衣服之後,姜麗雲自己的衣服破了,也讓他幫忙補。

當然用的是姜家的針線和碎布頭。

這些東西也是要錢的,周巧霞的針線籃壓根不許他碰,吳小春倒是隨便他們折騰。

總之,以前很多年裏,他冬天的棉襖一直是人家穿舊了不保暖的,他就沒有穿過新棉襖,也沒有蓋過柔軟的新被子。

馮易抱著自己的棉襖和被子特別開心。

他現在,是切切實實有一個家了。

如果姜麗萍在這裏,肯定要念叨幾句,比如吳小春給馮易做被子不給她做之類。

姜利海倒是完全沒有注意到這點,他就光想著賀家拜托他的事情了,小心翼翼地問姜麗雲:“麗雲,春琳他們家也養了雞……”

“他們想賣給我?”姜麗雲問。

姜利海連連點頭。

姜麗雲道:“可以是可以,但我要殺好的雞,他們還得送過來。”

這幾天她賣的雞都是跟姜玉仙買的,但姜玉仙家這一批養的雞差不多已經賣光了,她接下來本就要找別的人家買。

只要賀家不用分量不夠的雞糊弄她,她不介意跟賀家買雞。

只是跟賀家買,其實也就買幾天。

大部分人家買了一批小雞來養之後,這些雞是同一時間長到可以出欄的重量的。

等重量達標,那就要盡快賣掉,繼續喂養下去其實是在虧糧食。

所以買過賀家的雞之後,她要再另外找合適的人家買雞。

好在最近他們公社養雞的人多,雞還便宜,她輕輕松松就能買到。

而等一兩個月後,他們公社的雞應該還會泛濫成災。

現在還有人在買小雞來養!

想到這裏,姜麗雲看向姜利海:“哥,你下次去城裏的時候,問問城裏賣雞的人,看他們快過年的時候,需不需要大批量的雞。”

姜利海不解:“問這個做什麽?我們家又沒有養雞。”

姜麗雲道:“咱們公社那麽多人養雞,那些雞在本地肯定賣不出去,如果能聯系上城裏的人找到銷路,應該能賣個還算不錯的價格。”

姜麗雲知道他們這邊的雞的價格會下跌,一直想靠這點賺錢。

一開始,她是想自己花錢買雞或者賒賬買雞,殺了之後進行腌制,再送去城裏賣的。

但這些天重新考慮了一下,她意識到這麽做很麻煩。

她能給雞做的,也就是最簡單的加工,因此加工後的雞不一定能賣高價。

到時候她辛辛苦苦折騰很久,一只雞能賺一塊錢頂天了,一千只雞也只能賺一千塊。

加工一千只雞……那得多久?

就算可以請人幫忙,也會耽擱她的時間,到時候她的煎餃生意和炸雞生意肯定做不了,去城裏賣雞還需要路費,甚至可能要在城裏住宿……

姜麗雲最終放棄了這個打算。

過年的時候鎮上肯定很熱鬧,村裏人也都會去鎮上逛街,她與其去城裏賣鹹雞,還不如在鎮上擺攤賣炸雞。

最近雞肉價格低,賣炸雞賺的錢也不少。

不過雖然做了這樣的決定,但姜麗雲還是想靠這個掙點錢。

姜利海如果能聯系上城裏需要大量雞肉的專門賣雞的人,然後收購了村裏的雞賣給他們,賺點差價絕對沒問題。

她自己把雞運去城裏賣可能成本高,裝雞的籠子什麽的也不知道要從哪裏租借,但可以讓他們自己開車來裝,不是嗎?

現在的人養殖都不成規模,全是小家庭在養,很多家庭總共就養幾十只雞,自然進不了大客戶的眼睛,但她先在這邊收購,可以供給對方幾千只雞,對方肯定就願意找車來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