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風雨欲來

柳婧於火靈鳳的身邊款款坐下,等待著他們的解釋。

“婧兒,那麽急的把你約來,我們得到消息,攝政王的兵馬出現了異動。”

吳尚書的聲音不大,甚至可是說是低聲低語,可是他的話聽進柳婧的耳中卻如驚天霹靂般的讓她心神一震。

“姑父是說,攝政王要反了嗎?”寥寥數句,直抵心底。太突然了,在她還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甚至於現在她連五成的勝算也沒有。

“公主也別太過於的擔心,這也只是老夫的的一種感覺,還沒有真實憑據。只是我們也不能不防呀。”

趙尚書的判斷不會空穴來風,那麽又會是什麽事情刺激到攝政王要提前行動呢?

“沒聽說皇上身體不適,太子近日也安份得緊,那麽攝政王又是因何故會在此時有舉兵的想法?”柳婧疑惑的看著兩位尚書,他們的一直就站在第一線,既然能夠洞悉拓跋長的意圖,那麽也應該知道他起兵的原因。

“奇就奇在目前就如公主所說,沒有任何異狀。”吳尚書連連搖頭,為了盯緊攝政王,他可是日日都上早朝,就為了能夠從早朝上的氛圍中看能否發現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消息是趙尚書帶過來的,那麽請問趙尚書是從哪裏看出攝政王的起兵之意呢。”?柳婧把目光轉向了趙尚書的身上。

她還有一處疑慮的地方,就是攝政王府裏有她的人,而且還是拓跋長的貼身的暗衛營裏頭兒,沒理由王強跟李權都察覺不到拓跋長的異狀吧。會不會是趙尚書弄錯了。

“正因為不確定,所以才要找了你們過來一起參詳一下。”趙尚書其時心裏也沒有底,只是他從軍隊的調動中感覺到了一絲的不妥。也只是出於本能的保察覺有事。

“公主有所不知,昌邑國的軍隊調動,除了需要將軍手上的兵符之外,在緊急的情況下親王也是可以調動軍隊的,只是親王可調用的軍隊不能超過千人而已。”

趙尚書先是把昌邑的軍隊調動方法告訴給柳婧,這才繼續接著道:“今日攝政王就從各營裏各自抽調了近千的城防軍,說是要拉到朝外去進行訓練。以備不時這需。”

他的話說到此就停了下來,柳婧已經明白了,攝政王忽然之間就抽走了近千人的軍隊進行集訓,這本身就很是反常的。他一個文官是極少管軍隊裏的事情的,外有火翊,內有阿蒙達,都會定時或者是不定時的對軍隊裏的將士進行集訓,哪裏需要用得到攝政王還操這一份心。

柳婧想,若是換作她,她也會做如是想的吧,看來這攝政王不管他是現在起兵還是將來的某一天起事,這一批人應該就是他在京城裏的內應了。

“千人嗎,千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若是各地再有他的人響應,又或者是裏應外合的,那京城就危險了。”

柳婧沒有帶兵打過仗,可是她自己的家破讓她見識到了什麽叫兵貴神速,還有措手不及。柳太傅是皇上的太傅,慕名而來求教之人經過數年的積累,柳家的門客多得連她自己都數不過來,可是還不是一樣被滅個滿門。

通常事物都有連通性,這由點到面可見,若是攝政王想要以迅雷不遮耳之勢起兵,他又為何現在弄出這一出,讓他落入眾人的視線中去呢。他的舉動有太多的不合常理之處。

“會不會有這種可能,攝政王他反心已決,現在拉出這一千將士進行野外集訓,就是為了打消我們的注意力,要知兒狼來了喊得多了,人們也就麻木了。”

柳婧的話讓涼亭裏的人都覺得有這可能。

趙尚書一拍手,“今日攝政王領兵出去時,也是說三日內定會歸還。如此說來,這是他計劃的一部分,他是想麻痹我們。”

吳尚書也點了點頭,很有這種可能,“如此說來,這一次他應該不會有什麽動作,但是日後這種調出人馬之事定會頻繁的出現,直到大家都由全神的戒備變化習慣之後,有可能哪一次就是他舉兵之時了。”

柳婧倒抽了一口冷氣,就要來了嗎,她等的東風就是來了嗎?

“那麽我們也做好準備應戰吧,這一戰不戰也得戰了,拓跋長不似那拓跋正,拓跋正還不會大肆的打壓老臣,而拓跋長可就不一定了。他有可能為了堵住天下悠悠眾人之口,只要把有分量的大臣除去即可,剩下的一些勢力小的大臣絕對會閉口的。”柳婧知道這些話她不說,兩位尚書更會比她看得透,可是她還是覺得要再一次進行提醒。

她知道推翻太子跟攝政王的陣營僅是她有很強烈的意願而已,而吳尚書包括趙尚書說白也是被白引入到這個局裏來的。若是攝政王給他們許下什麽承諾,她生怕他們會搖擺不定。

趙尚書跟吳尚書都陰沉著臉,想不到護了一輩子的國都有一日他們會反了它。真是有點早知現在何以當初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