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3/5頁)

蕊蕊去配了眼鏡。裸眼視力是0.6,戴上眼鏡就完全不成問題了。眼鏡的款式是蔣芮挑的。蕊蕊問父親:“好看嗎?”趙輝點頭:“好看。”他開始給女兒報一些補習班,基礎英語、計算機入門、普通邏輯學、名著賞析。蕊蕊表示不太感興趣,但被他硬逼著去了。逍遙快活一陣,現在是時候回到現實了。將來的路還長。趙輝對女兒沒什麽要求,不必很出色,但至少要過得像正常人。該上的課、該看的書、該懂的道理,一樣樣都要補上。趙輝問女兒:“將來想成為怎樣的人?”這問題竟是從未有過地深遠。蕊蕊想了半天,回答:“像爸爸一樣的人。”趙輝摟著女兒,又是欣慰又是感慨。瞥見她手機屏保上與蔣芮的合照。“寶貝,你應該多接觸社會,多認識一些朋友,”趙輝對女兒鄭重道,“你慢慢就會曉得,這世界上有意思的人,遠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老關、老馬出事後,一些客戶到浦東支行鬧,貸出的錢拿不回來,原本是私人關系,走地下通道,現在見情況不妙,便賴銀行,說自己不知情,是被誑了。更有一兩個難纏的,仗著有些背景,竟鬧到分行,橫幅在門口一拉,“國有銀行侵占私人資產”,雖是無理取鬧,卻有殺傷力。服務性行業最怕這個,便是惹不了大事,終歸難看。顧總把支行劉總罵一通,好說歹說,將這幾個客戶安撫下來,分別了解情況。等於是把那案子重提一遍。其中一筆一億的,正是趙輝拜托老關,貸給顯龍集團下屬的一個子公司。二十萬現金,裝在一個小箱子裏,直接交給老關。起初他還不收,趙輝硬塞在他手裏:“親兄弟明算賬,有來才有往。”因是私下交易,相關資料文件都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那人是老關一個二十多年的老客戶,剛入行便認識的,稱兄道弟的關系,個性有些馬大哈,貪圖利率高了五倍不止,想著又是大銀行的人,還能出什麽岔子?一億元直接打過去。誰料到底是出了岔子。事後聯系那家公司,說要提前解約,把錢拿回來。對方自然不肯。這客戶便有些慌了,再聽身邊幾個朋友嚇唬,說:“這樣的事常有發生,到後來雞飛蛋打血本無歸,溺水的人都要抓根稻草,你還不趕緊抱棵大樹?”他這才一咬牙,賴上了S行。“業務跟S行沒關系,但人總是你們S行的吧?兒子在外面犯錯,我找老子評理,難道不應該?”

趙輝把這事跟吳顯龍提了。吳顯龍表示問題不大。“白紙黑字,說好兩年本息歸還,現在才幾個月?告上法庭都是他輸。”又加一句,“這人交給我,掀不起什麽浪頭。”是寬趙輝的心。果然,不出三天,這客戶便撤了橫幅,也不再提還錢的事。“蘇州一個餐飲業老板,做盒飯生意起家的,這幾年發展得很快,分店都有七八家,”吳顯龍告訴趙輝,“越是這樣,越是花頭透。都不用細查,隨便撩幾下,都是一手腥。這朋友上個月新開一家蒸汽海鮮,海鮮這東西,好自然不用說了,倘若不好,不新鮮,吃下去是要送命的。”趙輝揣摩話裏的意思,心裏已猜了個大概。雖說跟吳顯龍幾十年的交情,但他的做事方式,也是近來才漸漸了解。上周市郊一塊土地拍賣,顯龍集團競標成功,打敗好幾家一線的房地產公司,爆了個冷門。媒體爭相報道,“新地王面世”。趙輝替吳顯龍算,外環邊的地段,以這樣的高價拿下,真有些離譜了,樓板價也要四萬多一平米,將來造的樓盤,至少七萬才能保本。競標前,有意向的公司不少,但到正式競標時,只剩下兩三家,顯龍集團是不戰而勝。關於內情,趙輝知道得也不多,有一家大公司,據說本來是勢在必得,結果在競標前一天,被國土資源局用央行大數據查出,買地資金中使用了杠杆,強制退出。

相比前兩年,現在土地拍賣的條件愈來愈苛刻了,價格高,限制多,還要現場競報公司自持商品住房的面積。拆東墻補西墻那套,在技術上已經很難過關。“小公司根本玩不起,要麽傍大腿,要麽搞點兒名堂。”吳顯龍話裏有話。顯龍集團論規模,只在一線與二線之間,台上硬拼成問題,便把精力都放在台下。該打點的、該孝敬的、該巴結的、該往死裏踹的……吳顯龍做事細致,連媒體的統發稿都親自過目,措辭分寸,標題是什麽,卡在什麽時間點……厚積薄發,一擊即中。前陣子分行在談某跨國主題公園的項目,顧總把這塊交給趙輝。S行與另一家銀行競爭得很激烈,都使了全力,前景不明。吳顯龍出面,找到市裏分管這項目的一個副局長,一起吃了頓飯。“你只管在前面用力,後面的事,我替你擺平。”吳顯龍這麽對趙輝說。果然,不久,項目便定了S行。這是趙輝當上分行副總的第一場勝仗。眾人都說趙總果然是趙總,幹得漂亮。趙輝心裏明白,這樁與過去自是不同,又問吳顯龍細節如何,若有人情花銷,該他來才是。吳顯龍只是微笑。他對趙輝說:“我從小便懂得一個道理:世事險惡,若不拼盡全力,便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