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紫服細腰(第2/2頁)

“唯。”

眾臣領命。

始皇帝又道:“武功侯留下,朕有話想和你說。”

“唯。”

趙佗平靜的應下。

諸位公卿皆往外走去,他們在離去前,大多偷偷看向趙佗,暗暗搖頭。

武功侯平日裏也是個機靈人物,怎麽會在這種事情上犯錯誤呢?

盧生、韓終兩位方士在離去前,也都向著趙佗微笑示意。

那般驕傲的模樣,就算是不懂事的孩童也能感受得到。

片刻後,屋中公卿盡數離去,除了侍候在殿角的宦者外,只剩下始皇帝和武功侯趙佗兩人。

始皇帝看著面前神色平靜的趙佗,搖頭道:“你以為朕不知道嗎?”

趙佗說道:“陛下知道,但很喜歡。”

始皇帝笑了:“為什麽不喜歡呢?且此事不一定為假,朕乃天子,以無上功績告命於天,上天賜我祥瑞,亦是應當。”

趙佗默然。

是啊,皇帝自然要喜歡這種事情了。

封禪之後,馬上就出現這些代表聖王的祥瑞,正是來表現上天對皇帝功績和德行的認可。

不管真相如何,皇帝都只想它是真的。

趙佗說道:“臣知道祥瑞之事有益處所在,但臣擔心一件事。”

“你擔心何事?”

始皇帝好奇開口。

“臣聞昔日齊桓公好穿紫服,則一國齊人皆效仿君王,只喜紫衣。然紫衣甚為貴重,五匹素色布帛也換不了一匹紫布。齊人盡好紫色,國中奢靡之風日盛,非國家之福。”

趙佗沉聲開口,采用這年代縱橫之士講故事,善用比喻的方式來向皇帝表達自己的意見。

“臣又聞楚靈王好男子細腰,則其朝中諸位公卿之臣,惟恐自己腰肥體胖,失去君王寵信,餐食不敢多吃,每日只吃一頓飯,以此節制自己的腰身。他們每日起床,都要屏住呼吸,將腰帶束緊後,扶著墻壁才能站起來。到了第二年,滿朝之臣盡是黧黑之色。”

講到這裏,趙佗已經是圖窮匕見,直言道:“臣見齊桓公好紫服,則一國奢靡。楚靈王好細腰,則滿朝黧黑,國政衰弱。今日陛下喜好祥瑞之風,臣擔心整個大秦諸郡秦吏,見到獻祥瑞而能得賞賜,便將紛紛效仿,以愉陛下之心啊。”

接下來的後果趙佗沒說,但他知道始皇帝很清楚。

始皇帝面無表情的盯著趙佗。

趙佗微微低首,以示對上位者的尊敬,但他的神色很平靜,目光與始皇帝相對。

這是他自泰山封禪時的對答後,進行的一次勸阻。

祥瑞不停出現,滿朝公卿盡是諂媚,如果他不站出來勸阻,待到齊地祥瑞的事情傳出去後,恐怕大秦上下,都將是祥瑞滿地。

只是,皇帝會聽嗎?

殿中氣氛一片壓抑。

那些侍立在角落的宦者們,一個個額頭冒汗。

武功侯可是將皇帝比作是好紫服的齊桓公,好細腰的楚靈王啊。

這種話,恐怕廷尉李斯都不敢說吧。

君侯如此大膽,皇帝會懲罰他嗎?

最終,始皇帝只是搖了搖頭,說道:“朕知道了,你出去吧。”

趙佗心中一嘆。

拱手道:“唯。”

他沉默的轉身,眼中有些悲哀。

這樣也不行嗎。

不過就在趙佗轉身,正要離去的時候,始皇帝的聲音從後方而來。

“祥瑞之兆,將止於麒麟。”

趙佗腳步一頓,臉上有笑意綻放,眼睛也明亮了不少。

皇帝,並非是真正的油鹽不進。

這還是聽勸的啊。

他轉身,對著始皇帝行禮道:“陛下聖明。”

始皇帝微微搖頭。

齊桓公好紫服的故事在韓非之書中就有記載。

上行下效嘛。

作為熟讀法家著作的君主,始皇帝心裏自然是清楚的很,在趙佗開口的時候,他就明晰了繼續放任祥瑞之事蔓延下去,會對國家造成的危害。

但清楚歸清楚,如果換成是其他人進諫,他這個天下最為至高無上的皇帝,或許會聽,但不會是這個態度。

之前的祥瑞,關乎封禪之後的上天瑞兆,他不會去否認。

但之後,他將聽趙佗的勸說,遏制這種行為。

看著眼前的年輕人恭敬向自己行禮的模樣。

始皇帝眼中閃過一抹笑意。

這是自己的女婿啊。

雖然說的話有些掃興,但對整個國家確實有利。

“趙佗寧願觸怒於朕,也要進諫,其愛朕與大秦之心,從未有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