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數奇之論(第2/3頁)

“淳於先生所言謬矣,據吾等在齊魯的經驗來看,這兩日暴雨之後,定會有烈陽高照。待到皇帝封禪時,當是個晴空萬裏的好天氣才是。”

有聲音傳來,讓淳於越面色一滯。

他回頭望去,見到說話的是叔孫通,此刻正笑眯眯的看著他。

……

秦始皇二十八年,六月六日。

這個符合大秦水德之數的吉祥日子,還真被叔孫通給說中了。

在經過了兩日暴雨,和兩日陰天後,這一天是個晴空萬裏,艷陽高照的好日子。

泰山半途。

“我也想坐步輦啊!”

看到前方坐在步輦上,被八個身強力壯的郎衛擡著悠然前行的皇帝。

趙佗就滿眼的羨慕。

因為是夏日時節,天亮的很早,他們在日出之時,差不多後世六點過的樣子,就開始了這趟爬山之旅。現在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兩三個小時,哪怕趙佗年輕,也照樣累得很。

怪不得皇帝聽到那些儒生說讓他步行上山,臉色當場就變了。

這年頭爬山的障礙,不僅是因為山巒高聳陡峭,還有這秦朝的階梯道路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和兩千年後相比的,一些地方十分狹窄和陡峭,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摔下去的風險。

縱使濟北郡守提前征召役夫和刑徒披荊斬棘,在山南山北各開了一條道,但走起來還是十分困難。

就連給皇帝擡步輦的郎衛都一連換了好幾批,可見行進之艱險。

至於眾公卿大臣,都必須步行,以顯示君權之特殊,以及眾臣之誠心。

胡亥人機靈,上山爬了還沒五十米,就嚷著腳痛,讓郎衛過來背他上山。這一路交替輪換,胡亥倒是和他那皇帝老子一樣,十分的悠然,不時指點四周景色。

趙佗、子嬰等人都還年輕,身強體壯,倒也不用郎衛攙扶,最多走一段喘幾口大氣。

這趟登頂之旅真正苦了的,還是廷尉李斯和右丞相隗狀等六十以上的老年人。

連著爬了兩三個小時的山,又逢烈陽高照下,眾人揮汗如雨,他們簡直是累的要命,全靠旁人攙扶著,這才能勉強前行。

“父親若是累了,不如讓兒背著父親前進。”

李由攙著老父緩緩前行,看著李斯滿頭的汗水,嘴裏有些心疼的說著。

李斯搖了搖頭,笑道:“老夫又非幼沖之子,何須背負,你以為我老了,實際上有勁的很呢。”

李由也笑了笑,耐心的攙著老父前行。

這一次的封禪,讓他們父子之間的關系略微緩和了一些。

待到前方皇帝暫歇喝水之時,他們也尋了一塊空地坐下休息。

“你每日為陛下呈送文書,常在皇帝面前出現,他可說過什麽?”

李斯拿過水囊喝了一口,向李由問道。

李由搖頭道:“皇帝並未多言,他對我就像之前在宮裏做中郎戶將的時候一樣。”

“善,看來皇帝並未被那些謠言影響。”

李斯摸著頜下胡須道:“我初時為你求尚書仆射一職,還怕皇帝會因為‘數奇’之語受到影響,不喜你隨侍在側,如今看來,皇帝並未在意啊。”

見李由聽到“數奇”而色變。

李斯寬慰道:“你莫要畏懼此語,我閑暇時已細細琢磨過,所謂數奇,多半還是你上戰爭打仗才會有變。”

“你之前在宮中宿衛數年,何曾出過一點亂子?直到伐楚之戰上了戰場才開始的,所以你只要不去沙場征戰,就不會受到什麽影響,想來皇帝也是看到了這一點,這才不在意。”

李由聽得點頭:“父親說的是,我確實是上了戰場之後才開始事事不順。之前在宮中宿衛的時候,什麽事情都沒有……”

說到這裏,李由身子一顫。

他突然想到,如果他當時沒有去參與伐楚,那他和公主的姻緣還會不會錯過?

李由之所以被趙佗所取代,正是在戰場上丟人現眼所致啊。

“如果我沒有上戰場,一直在宮中宿衛,或許公主還是我的。”

想到這裏,李由眼中閃過痛苦。

他本不該去戰場的。

“我確實不該去打仗。”

李由的心中,徹底將征戰之事逐出了腦外,他再也不想去打仗了。

見到李由想通了,李斯欣慰的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說道:“你想明白了就好,你日後就安心在宮中做事,多在皇帝面前表現,前程上肯定沒問題的。”

李斯很自信。

他知道皇帝肯定會重用自己,待到日後隗狀退休,他早晚能坐一坐丞相的位子,只要李由不出亂子,定然是前程似錦。

李由重重點頭:“父親放心,我一定認真做事,絕不再出問題。”

李斯頷首:“嗯,過去的就過去了,那數奇之語,你日後就別放在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