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始作俑者(第3/3頁)

漢朝的最後一次向天下賜爵,是漢獻帝立曹操女兒為皇後,借此突出曹操的地位。

後來曹操掌權,肢解二十等軍功爵制度時,除了保留和改革侯爵外,覺得這民爵八級制也挺不錯,收買人心挺好用的,便保留了下來。

民爵八級制度一直延續到唐朝中期,成為歷代王朝祝賀節日喜慶的廉價點綴品。

這就是當年秦孝公和商鞅建立的軍功爵制度,最後的下場。

趙佗心中幽幽一嘆。

他知道軍功爵制度的最終結局,而他自己又是從這個制度裏一級一級爬起來,可以說是軍功爵制度的直接受益人,對於這個制度自然有些感情。

趙佗瞥了王戊一眼後,目光再次望向了帝榻上的始皇帝。

哪怕在秦國統一天下後,需要不停征戰的軍功爵制度已經不太適應帝國的需求,在制度契合上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進行轉變。

趙佗也一直有對軍功爵進行改革的心思,但再怎麽樣也不是像皇帝這麽玩的呀。

直接廣賜天下黔首爵位。

要知道軍功爵制度的最終崩壞,就在於統治者的大肆賜爵,雖然漢代的大規模賜爵是從劉邦開始,全天下賜爵是從劉盈開始。

但或許他們是在學秦始皇呢?

這位千古一帝,正是破壞軍功爵制度的始作俑者啊!

今天始皇帝想要在全天下賜黔首爵位一級,或許短時間內害處還不大,但開了這個壞頭,後來者紛紛學習,制度崩壞只是早晚的事情。

想到此處,趙佗突然眼眸微凝。

這位皇帝在後世常被稱作暴君,但幾乎沒人罵他昏庸之主。

能夠統一天下的人物,難道看不到這廣賜民爵的危害嗎?

還是說,他是故意的?

要對軍功爵制開刀?

還是說以此來試探軍功集團?

亦或者是自己想的太復雜,皇帝就是單純的是好大喜功,為了收買民心?

趙佗緊盯著始皇帝。

突然有些拿不準起來。

因為今日的始皇帝一直都表現的很平靜,哪怕是趙亥和王賁接連站出來反對,他也沒有表露過多的情緒,只是冷眼旁觀王戊站出來為他辯護。

而且王戊說的那些收買民心,穩定諸侯故地的作用,也是他自己說的,始皇帝從來就沒有表過態。

這個學過韓非之法的皇帝,只要他想,那就是權術高手,鮮少有人能猜透他的想法。

哪怕是趙佗,在一陣胡思亂想下,也摸不準皇帝的真實意思。

而這時候,在王戊一番慷慨激昂,暫時扛住太尉王賁的攻擊後。諸多公卿暫時沒有開口,他們不像趙佗那樣已經提前知道了這道賜爵令的結果,在時代的局限性下,得仔細思索權衡。

就在此時,眼見無人再吭聲。

帝榻上的始皇帝淡淡一笑,轉頭看向了趙佗。

這個當今朝堂上的武將扛把子。

“主爵中尉與太尉皆有所言,不知武功侯可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