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樊曹之別(第2/2頁)

此刻帳中坐滿了趙佗麾下人才,眾人或是若有所思,或是面露疑惑。

像樊噲等人,隱約知道酈食其這一次出使立了功勞,但具體的情況,卻是不太清楚。

趙佗掃了一眼,便心中明了。

樊噲雖然有大將的潛力,但畢竟從軍日短,昔日屠狗之人,勇悍有余,謀略尚缺。陡然為將,能將軍法規則記住就算不錯了,兵書之類自然是沒看過幾本,有所欠缺也是正常。

他的目光落到負責宿衛的曹參身上。

曹參現在的爵位功勞不如樊噲,但卻是鄉豪出身,能識文斷字,通法明理,入伍之後還頗有上進心。

聽蕭何說,曹參常常閱覽兵書。如今他面露思索,想來能看的更深一點。

趙佗有心考校,就點了曹參的名,問道:“曹百將可知酈先生此番入匈奴營中,對未來戰局,有何幫助?”

曹參被上將軍點名,見到帳中一眾大將謀士,全都向他望來,心頭不由一跳,有些激動起來。

他知道這是上將軍的考校,略一思索,便道:“稟上將軍,以曹參所見,酈先生這一次與匈奴人行交易之事,正合了吳孫子所言:兵者,詭道也。”

“我大軍屯聚於大河南側,欲北攻匈奴,匈奴人定然會有防備,使我軍渡河艱難。”

“而酈先生此行,卻讓匈奴人以為我秦軍沒有渡河的意思,只是為了追擊月氏來此,並用交易的借口,讓他們認為放松戒備。”

“待到我軍突然渡河,發動攻擊的時候,匈奴人缺少防備,必然無措,如此我軍就能占盡先攻優勢。”

“此正是兵法所雲: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是也!”

曹參聲音清朗,說出自己的看法,讓帳中諸將聽得連連點頭。

就連樊噲也恍然大悟,嘀咕道:“原來是騙匈奴人的啊,怪不得在船上和我講什麽偷襲。”

趙佗滿意的看了曹參一眼。

心道此人確實不錯,這次和匈奴交戰,可以多給他一些立功的機會,日後成長起來,也是大秦的一員良將。

不過曹參的回答,並未說盡趙佗心中所想,他又轉頭看向陳平,笑道:“陳生可有補充的。”

陳平想了想,拱手道:“剛才曹百將所言甚是,酈先生此舉可麻痹匈奴人,欲攻其而示之以不攻,為我軍渡河先攻取得優勢。”

“除此外,酈先生入匈奴營中,還確認了蘇迦莎等月氏人的情報,確定了對方被匈奴接納,且沒有背叛我軍,如此我軍方可放心大戰,讓裏應外合的計劃順利實施。”

“此外還有如左谷蠡王烏鹿虛等人的情報也十分重要,將來或許可以利用。”

“嗯,陳生說的不錯。”

趙佗頷首。

曹參是從作戰角度上來看此事,陳平則是從情報信息上來看待。

兩者說的加起來,就是酈食其這一次出使匈奴營中的收獲。

此番出使不僅探查了匈奴內部的情報,還用河南地、匈奴俘虜做為誘餌,成功將匈奴這頭草原狼迷住了眼睛,讓它對秦軍降低了防備。

“此番若能順利大破匈奴,酈先生當為大功。”

趙佗對酈食其許下了承諾。

酈食其撫須而笑:“多謝上將軍。不過這一次能成功,還得多虧了那位大單於,想來他此刻還在為我軍即將撤離的事情感到高興吧,嘿嘿。”

趙佗笑了笑,轉頭望著帳外。

北方,是流淌的大河。

一支規模龐大的秦軍舟師正從賀蘭方向行來。

待到舟師到來,便是秦軍發動兇猛攻勢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