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諸姬通婚

李斯話音落下,殿中響起一片輕笑聲。

秦始皇看著慷慨激昂的李斯,面容亦微微舒展。

秦國諸臣,除了趙佗之外,就屬李斯最讓他滿意。

趙佗此時聽得忍俊不禁。

最佳辯手李斯!

好一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你們儒家門徒,不是總要講“師古而長久”、“師先王之法”,常常稱頌三代之治,號稱美政嗎?

之前分封郡縣之爭的時候,這些人就是拿夏商周三代搞分封來舉例,如今卻是被李斯用此法來迎頭一擊。

漆雕畢等人頓時臉色漲的通紅。

淳於越也是嘴角抽搐。

夏商和周,哪個更古,這答案顯而易見。

周青臣在一旁小聲道:“住嘴了吧,廷尉開口,此事已不成矣。”

淳於越卻是瞪了他一眼,硬著脖子道:“廷尉此言差矣,吾等雖然言師古而長久。但若先代之制有問題,後世有聖人制法改善,那也是美事一件。”

“夏、商以同姓通婚,並非良法,所謂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故而方有周公制禮,絕此惡俗,以定人倫,別禽獸。是故吾等雖言師古,但也當師古代聖人之法,而非習遠古惡習!”

雙標!

趙佗心中暗罵一聲。

這淳於越口中的“聖人之法”,還不都是憑他們一張嘴來解釋。

不過趙佗作為此事的主角,自是不好親自下場辯論。

好在李斯亦是舌戰高手,又作為法家台柱,與這些儒家博士互為仇讎,此刻自是抖擻精神,鼓動唇舌,發起反擊。

“好一個聖人之法,他周公旦是聖人,莫非大禹、商湯就不是古之聖賢了嗎?莫非他們所行同姓之事,又是禽獸之行?”

李斯冷笑一聲,一頂帽子先扣了上去,讓眾儒生臉色微變。

大禹治洪水,定九州,自是古之聖人。

至於商湯,孔子言“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那自然也是個聖人了。

這是無可置疑的事情。

好在李斯沒有在這所謂“聖人之法”上糾纏。

他話題一轉,說道:“所謂同姓不婚,自周公制禮開始,距今已有八百年。爾等如今口稱禮制,但在這八百年間,他周室諸侯又有幾人遵守此禮呢?像那吳孟子之事又有多少?”

諸儒生面面相覷,一時間倒不好對答。

吳孟子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可是個重擊。

這是《論語》上的一則故事,儒生們看過此書的大多清楚。

言魯昭公娶吳國宗女為妻。

魯、吳兩國同姓,兩者通婚,自是違反了周禮的“同姓不婚”制度。

所以魯人就不按照一般女性的稱呼稱將其稱為“吳姬”,而是改成了“吳孟子”,這相當於給人改名換姓,想要蒙混過關。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陳國司寇曾問孔子:“魯君知禮嗎?”

孔子答:“知禮。”

等到孔子走後,陳國司寇又對巫馬其說:“我聽說,君子是不會有私心,且去包庇別人的。但魯君在吳國娶了同姓的女子做夫人,這是同姓而婚,又將其稱為吳孟子,這明顯是違禮的事情。但孔子如今卻包庇魯君,說其知禮。如果魯君這樣娶同姓女子的行為也算是知禮,那天下還有誰不知禮呢?”

李斯這番話不僅是舉出了魯昭公同姓通婚的例子來反攻,甚至還順帶嘲諷了一番孔子包庇魯昭公的行徑,讓諸多儒生臉色不好看。

淳於越沉聲道:“周室八百年,天下諸侯何止千萬,縱有一二君王違禮,那也是正常之事,此不足舉例。”

“呵呵?才一二?爾等腐儒,是不識史事?還是想欺騙皇帝?吾今日就來告訴爾等,周室同姓而婚者有多少人!”

李斯怒目大睜,高聲開口。

“晉國,周武王之子唐叔虞之後,乃姬姓大國。晉獻公時,娶賈女、大戎狐姬、小戎子、驪姬等為妻妾,此四女皆姬姓也。其子晉文公重耳,便是同姓之婚所生,而成天下霸主。就連晉文公自己,也娶了周王室之女為同姓婚姻,生子晉成公黑臀!”

“至於晉平公時,他娶衛侯之女為妻,並嫁女於吳國,這兩番嫁娶也都為同姓婚姻。”

聽到晉成公黑臀之名時,趙佗眼皮跳了下。

不過緊接著就被李斯口中的話語所驚訝,這些晉國國君,很愛同姓女子嘛。

李斯此刻沒有住口,繼續厲聲斥責道:“晉國之外。吳國也是姬姓大國。吳國先娶晉國之女,又嫁女於魯國。且和同為姬姓的蔡國通婚,吳王僚娶蔡昭侯之女大孟姬。吳王闔閭則嫁女叔姬給蔡侯申。除此外,吳國還和周王室之間通婚,此等行為何談同姓不婚?”

“數百年來,晉、吳、魯、鄭、衛、蔡等姬姓國皆相互通婚,其事跡數不勝數。除這些姬姓國外,就連周天子,也和晉、吳等同姓國行婚姻之事。這,就是爾等所言的同姓不婚的周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