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鐘離歸心(第2/2頁)

聽到這話,鐘離眛沉默了。

這幾天秦王政已經正式下詔伐楚,任命王翦為主將,欲要傾國之兵六十萬,一雪前恥,滅亡楚國。

如今的秦國,除了春耕外,其余所有事情都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準備。

以鐘離眛的見識來看,上一次李信伐楚之所以大敗,一來是李信這個主將兵出險招導致翻車,二來則是有熊啟在淮陽反叛,所以楚國方能得勝。

饒是如此,還被這個趙佗率軍兵臨楚都,將楚地打穿而回,堪稱恥辱。

到了現在,秦將王翦,乃是當世名將,行事素以穩重著稱。秦軍兵力更是達到六十萬之多,是李信伐楚時兵力的三倍。

再加上這一次不可能再有熊啟之事發生。

所以鐘離眛認為楚國被秦所滅的可能性很大。

他忍不住嘆了一聲。

畢竟是楚人出身,一想到自己的祖國即將覆亡,心中豈會不產生悲傷的情緒。

趙佗見鐘離眛陷入感傷,就不再開口,默默等待對方自己調整心態。

他剛才之所以說那些話,就是想讓鐘離眛認清楚形勢。

楚國將亡。

趙佗知道鐘離眛是個聰明人,並不是楚國的死忠。

歷史上,楚國滅亡時,鐘離眛可沒有殉國而死。

包括後面他跟隨項羽南征北戰,建立功勛,但等到項羽烏江自刎時,鐘離眛也沒有相隨。

而是轉身投向了韓信,希望借助韓信的庇護活下去。

鐘離眛也是個惜命的人啊。

只是沒想到韓信最後要出賣他,在沒有活路的情況下,鐘離眛才無奈自刎而死。

所以對趙佗來說,此人是大將之才,而且還有將其收服的可能,這才不嫌麻煩,弄出這一系列事情,只為了將鐘離眛收入麾下。

如果換成張良那種六國死忠,趙佗才不會費這些精力。

趙佗也相信,以鐘離眛的聰明肯定能看出自己的用心。

鐘離眛默然良久,他擡頭看了一眼面前的少年。

此人雖然年少,卻已經是天下名將,其背水一戰大破一萬楚軍的戰績,讓鐘離眛感到震驚。

他也是讀過兵書的人,但從來沒有想過兵法還能那樣用?

明明是兵家大忌的布陣,結果反倒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這般扭轉乾坤的本領,試問天下有幾人能比?

再加上趙佗識破他的計謀,詐取符離,彭城將計就計射死屈氏兄弟等一系列的事情,也讓鐘離眛十分佩服。

除了欽佩之外,鐘離眛對趙佗,還有其他情感。

趙佗明明識破了自己的計策,大可一劍殺了自己就是,結果不僅讓自己活命,還為他表功,在秦國拜爵受金。

其中種種,鐘離眛很清楚,定是因為趙佗看中了自己的才能。

鐘離眛才二十歲,剛出來混不久,就被一個秦軍名將賞識看重,心中不免有自得之意。

而得意之後,就是他對於趙佗賞識的感激。

欽佩之心,活命之恩,賞識之情……

此番種種,已足夠讓鐘離眛對趙佗傾心。

更別說,鐘離眛很清楚,他沒有選擇的余地。

以“楚奸”聞名於世,除了投靠秦國,投入趙佗麾下,他鐘離眛還有其他選擇嗎?

鐘離眛長嘆一聲,對著趙佗下拜行禮道:“中更對眛,有恩有情,眛亦對中更欽佩已久。”

“鐘離眛,願為中更效力,聽候中更差遣。”

趙佗笑起來,上前一步,將鐘離眛攙扶起身,並一把握住他的手。

“鐘離兄既然願與我相交,就莫要如此生疏,你我之間,日後勿以爵位相稱。”

鐘離眛愣了下,感受著趙佗手掌間傳來的溫度,他明白了趙佗的心意。

不以爵位來區分貴賤尊卑。

對方並不拿自己當外人。

趙中更,竟然如此賞識和信任自己。

鐘離眛越發感激,輕聲道:“既如此,那鐘離眛便鬥膽稱呼一聲‘趙君’。”

趙佗笑著應了一聲。

鐘離眛。

繼盧綰之後,也成了他趙佗的人。

……

連續將盧綰和鐘離眛收入麾下後,趙佗的心情很好。

他的注意力也轉移到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國家大事上面。

春耕。

對一個農業國家來說,春耕非常重要。

而春耕後,更是秦國六十萬大軍集結出發之時。

“去年的時候,橫把曲轅犁弄出了個半成品,不知過去了這麽久,他有沒有徹底造出來。”

“如果有曲轅犁效力,或許能加快一些春耕的進展。”

想到此處,趙佗的目光望向了鹹陽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