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走親戚+酥餅+羊肉粉絲湯(第4/5頁)

張奶奶跟兒媳婦寒暄完,就一顆心撲到兒子身上,上去拉著他的手,噓寒問暖的。

錢麗鈴在旁邊看著都理解,她剛剛進來也只一顆心都撲在孩子身上,誰的孩子誰疼。

張懸爺爺是個傳統的人,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感情,只看著一家人都熱熱鬧鬧的回來,就站在一旁笑著的眼睛都眯成一條縫。

“進來吧,鍋裏給你們煮著面條的,都是你們愛吃的黑菜面條。”

黑菜是江縣人從小吃到大的,源自於長輩的一些原始的儲存青菜的方法,一般是用新鮮的薺薺菜,蘿蔔纓子,經過洗凈,晾曬的一些方法,最後變成顏色偏黑,一直晾曬到沒有水分的幹菜,冬天用來煮面條,或者包肉餡包子。

張同響在外面就想念這口,他在南方手裏也有錢,啥也不缺,但就是這個不顯眼甚至賣相難看的黑菜面條讓他念念不忘,像是走多遠心裏都念著這個。

“好,好,我餓了,就想吃這個。”

張懸奶奶聽到兒子說,趕緊到廚房裏去洗碗先盛上兩碗。

張懸給他爸媽端到飯桌上,筷子也拿好。

錢麗鈴也是惦記著這口,特別是婆婆煮的面條還是手擀的,那味道更是不一樣。

“辛苦媽了,我給您和爸各自買了一身衣服,一會找出來試試。”她過去坐下來端著碗先吃了一口,又看看公公婆婆這一年也都身體健康,還在家裏一直照顧著張懸。

張同響還剝了兩個蒜瓣,給媳婦一個。

張奶奶對兒媳婦很滿意,她有本事能幹,又孝順,性格直爽,一家人相處起來就算是有什麽磕絆,但說過去就過去了,聽到這話當然是高興。

“你記得給你那邊的爸媽也買。”她坐下來囑咐一句。

錢麗鈴在這件事情做的是一向公平的,“媽,放心吧,都有。”

張奶奶這就高興了,老人沒啥心願,就希望孩子都過的好好的,孫子能考上大學,她們家還沒出過大學生呢,就看張懸了。

“對了,你看那個學校群裏的消息沒,我們張懸考了班級第一名呢,可聰明了,比他爸小時候聰明。”

張同響在旁邊端著碗呼嚕呼嚕的吃面條,聽到這話無奈的看她一眼,“媽,我小時候也挺聰明的。”

張爺爺在旁邊站著看他,“那不對,你小時候沒張懸聰明。”

張同響一聽也不反對了,現在都是隔輩親,被說他都習慣了,悶著頭繼續吃面條。

錢麗鈴吃了一碗半,她已經吃撐了,然後過去把帶回來的箱子打開。

張同響在吃第三碗,他一到要長途旅行就基本不愛吃東西,頂多喝點水,也不覺得餓,到家裏就猛吃。

“媽,這是您的,爸,這個是您的。”她找出來衣服都給遞過去。

張奶奶張爺爺接過來衣服一摸就知道估計又花了不少錢,其實不在意東西多少,就是那個心意,兒子兒媳婦心裏有他們這老人比啥都強。

“別買太貴的,我們穿穿就行,你們這往後花錢的地方還多著呢。”

錢麗鈴把裏面給兒子買的衣服也拿出來,聽見婆婆這話,整理行李箱的動作不停,“那賺錢就是給你們花的,大過年的都要穿上新衣服。”

她還給張麗霞帶了一套護膚品,她們之前倆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就認識,關系一直都不錯。

張懸站在一旁想起來個事情。

“小姨說,二十五請咱們過去吃飯呢。”

錢麗鈴聽到這話哎呦一聲,“那行,我正好要過去給她送些東西,人家回來這半年,你去人家家裏吃過多少回飯了。”

張懸是覺得數不清楚了。

張同響這會也沒坐在板凳上了,站在一旁捧著碗看媳婦收拾東西,接了句話,“我也能去嗎?”

錢麗鈴撇撇嘴,“你可以不去。”

張同響自然是想去的,但又覺得不太好意思,“要不,媽你去吧,你跟麗鈴一起去。”

張懸在旁邊倒是點點頭。

“小姨是感謝我們對徐淮的照顧,我爸又沒照顧,還是讓我奶奶去吧,之前我讓徐淮來家裏吃飯的時候,都是奶奶做的。”

錢麗鈴直接就笑了起來,給兒子利落的豎起個大拇指,還得是她大兒子,凈說大實話,“說得對,媽,二十五,咱們倆一起去。”

張奶奶也沒推脫,“行。”她也想去跟徐淮小姨學幾道菜呢。

張同響在旁邊無奈的站著,“能打包回來也行的。”

他主要是回回都被兒子說的饞,一直都特別好奇,結果回來人家店裏也不開門了。

錢麗鈴把行李箱裏都整理出來,還有帶的南方的特產,都分好箱子,給親戚朋友的都弄好,又整理了半下午。

徐小溪在家裏和面擀皮準備包餃子。

徐淮到六點多有些餓了,拿起來桌子上的麻糖咬了一口,甜脆的又掉渣,上面的芝麻撲通撲通的掉,還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