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二十二道菜的席面(上)(第2/5頁)

宋老板小時候兄弟姐妹多,那時候又趕上家裏太窮,養不活那麽多孩子,他就被爸媽送到姑姑家養著了,姑姑家當時趕上好政策,也是第一波做生意的,家裏條件好,所以也就是說雖然是喊姑姑的,但感情跟親娘差不多,姑姑供他吃穿,還給他娶妻生子,眼看著要享福了,結果突發心臟病就去世了。

原因是當時她倆親兒子為了分城邊的一塊宅基地,本來也說的好好的,這塊宅地基蓋上小樓,總共三層,老大一家住二層,老大一家住三層,她們老兩口住在一層。

結果房子蓋好裝修好,老大兩口子拿出來十萬塊錢,讓姑姑簽下來協議,把房子全部讓出來,讓他們都出去住,一家人鬧的很大,最後請人還簽了斷絕關系書,但老二明顯不願意,親兄弟反目成仇,姑姑氣的當場心臟病復發送到醫院就晚了。

宋老板當時是表示自己可以給姑姑養老送終的,不需要他們管,但那兩兄弟還在爭房子。

江縣的習俗,老人去世三年的時候要辦一場大的,邀請親朋好友過來吊唁,再一起吃頓飯,兩兄弟也不來往,有啥事都是讓宋老板在中間傳話。

這次三年的席所有的花銷他全部包完,只是為了盡點孝心。

徐小溪算著是周六,倒也有時間。

“行,我明天下午去你那邊看看廚師定的菜單吧。”

宋老板真是萬分感謝,他知道人死了再去孝順啥都晚了,可他還是想這麽做,鄉下人都要面子,如果三年的席面做的不好,別人也會說的,他不想讓姑姑都去世這麽久了還被活著的人嚼舌根,只想辦的風風光光的,姑姑要強了一輩子,姑父沒什麽本事,家裏都是姑姑一手撐起來的,她敢想敢做,不然也不會在那個年代做生意又能蓋三層小樓,因為兩兄弟反目成仇的事情,外面的人已經看夠了笑話。

“謝謝徐老板啊,我明個等你,那個手續費,你放心,我會給的比原來的師傅要高一千塊錢。”

價格談好才能好辦事。

徐小溪是覺得跟宋老板合作的時間久,是當做朋友的,幫朋友忙也沒啥,俗話說救急不救窮,她沒打算要那多給的一千塊錢,他給店裏提供的肉質量一直都很好,也不短斤少兩。

“好,那明天下午三點吧,我就過去。”

宋老板說完才掛了電話。

徐小溪了解故去的老人在江縣過三年這個習俗,其實在華國對於喪葬的禮節都有很大的講究,以七天為一個周期,在老人去世的第一個七是頭七,到第五個七天是五七,也是要要求親朋好友來吊唁的,另外就是有一年二年的說法,去世滿一年跟二年都不需要大辦,去燒紙吊唁就行,最後就是三年,三年是一個大祭。

席面的話有四百,四百五,跟五百的,宋老板定的是五百的,就是一個桌子上二十二道菜,總共五百,要二十桌,他自己拿的錢,媳婦原先還給他生氣,覺得不應該讓他都拿完這個錢,後來倆夫妻坐下來談了好久。

媳婦也理解他了,一萬多塊錢雖然要賺上倆月,但不就這一次嗎?能解開心裏的疙瘩也值的。

徐小溪店裏收拾好回家六點多,打開門就看到陳耳東咧著嘴笑的特開心站著。

“小姨晚上好。”

徐小溪換上拖鞋,把鑰匙隨手放在門口的櫃子上。

“你也晚上好。”順手摸了一下他的腦袋,看到坐在客廳沙發上聽課的徐池,“我中午鹵了鴨貨,在廚房的盆子裏,你們倆沒發現嗎?”

徐池搖搖頭,他回來就坐下來看名師講課了,都沒去廚房。

徐小溪編起來袖子到廚房裏去,陳耳東跟在後面。

“小姨,我要跟你告狀,徐池不給我帶包子,我說第一個沒嘗出來味道,他說我撒謊,我真的只是吃太快,味道就給忘記了。”

陳耳東說的是義憤填膺。

徐池在客廳裏一個字都不落的聽到了,哪有人吃東西沒嘗出來味道的,不過他也不想說話。

徐小溪把保鮮膜揭掉,洗上一個幹凈的盤子,把鴨貨夾出來一些放到盤子裏,飯前可以吃點,不能吃那麽多。

陳耳東眼睛盯著鹵的鴨貨,他沒吃過剛剛還沒概念這,這會聞到味了,又香又辣的。

“是嗎?晚飯小姨給你多熱幾個,咱們好好嘗嘗味,不聽徐池的。”

徐小溪哄著他。

陳耳東聽到這話笑了起來,他其實本來也沒生氣,就是想告狀而已。

“謝謝小姨。”

徐小溪把這盤給他們端到客廳茶幾上。

“吃吧,家裏沒手套,用手拿著啃,吃完洗洗手就行。”

陳耳東聽話乖巧的點頭,“好,小姨,我最聽話了。”說完就拿過來一個小板凳,拿著一個鴨脖啃了起來。

吃鴨貨其實肉也沒多少,主要是那個味道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