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回朝

城門大開, 大盛的天光下,眾人看到——

徐徐入城的浩蕩車隊,彩旗在風中烈烈招展, 隨行的人馬綿延十裏, 戴錦帽,著華衣,佩金銀,從頭到腳穿戴精美, 無不彰顯著戎國昌盛的國力。

眾人看著如此景象, 不由紛紛感慨。

這位昭樂公主不僅是大夏公主,也是戎國皇後,如今回朝陣仗之大, 可見她在戎國有多麽受追捧, 地位有多麽崇高。

這些年來,這位公主在草原的事跡也有不少傳回中原,極富傳奇色彩,成為人們只言片語間的傳聞。

此刻,翹首以待的百姓們,看著高架金車、寶馬隊列徐徐而過,不禁議論紛紛起來。

一時間, 喧聲不絕。

“昭樂公主在草原上可是留下神女美名的, 此番回朝, 聽說是代表戎國,與我大夏共建和平之約。”

“若如此, 那當真是神女澤被蒼生、造福世人了。”

“我還聽說, 咱們這位公主在北戎十分受寵,那北戎王對她恨不得寵到天上去。”

“可我也聽說, 神女曾為救平城百姓免遭屠城,跳入岷江,以身祭天了嗎?”

“如此看來,昭樂公主不僅在世,還活得好好好的,難道她真是傳說中的神女,有不死之身?”

眾人的議論之聲此起彼伏,熱浪一般,久久不絕。

他們對這位公主的敬仰和熱情,也因此水漲船高,一時間,全城都在歌頌著昭樂公主的美名。

車轍轆轆,翠帷寶蓋的主車經過人群時,人們透過金絲編織的綃紗,依稀可觀瞻到車架之內的公主模樣。

東風中,輕薄的鮫綃迎風起舞,幻影似夢。

車架正中,一道嬌俏玲瓏身影端坐著,掩映在輕紗之後。

她盤腿而坐,脊背端正,身著朱色浮光霓裳,頭戴九□□玉冠,側顏秀美,五官昳麗,朦朧中可窺其絕麗全貌,她雙手交疊置於身前,高貴明艷不可方物,滿是大國貴女的風範。

人群沸騰了,他們洋溢著滿腔的熱情,追隨著公主的車架,一路前行,穿過皇城街道,重重市坊,最終來到了宮門前。

在那裏,人們終於得見了公主真容。

這一看,更讓人驚為天人。

只見公主由身邊侍女攙扶著,踏著紅木台階,從車架上緩緩走下來。

日色下,她頭戴金玉華冠,垂下數串琉璃碎珠,行走間熠熠生輝,襯得膚色賽雪、容色傾城。

她朝宮門內走去,身上的浮光霓裳錦裙流動著華彩,耀目多姿,綿長數尺的裙擺上,翺翔九天的金鳳栩栩如生,展翅欲飛,充滿雍容華貴的氣度。

司露就這樣,踩著金縷鞋,在隨行眾人的簇擁下,一步一步,沿著宮道,朝內廷走去。

宮道上,宮女內侍們跪列兩旁,齊齊磕頭行禮,迎接她的到來。

很快,邁過金水橋,司露來到了太極宮。

大殿之前,身著龍袍的帝王,攜了文武百官迎接公主還朝,早已等候多時。

公主還朝這樣的大事,朝中重臣自然都來了。

李景宴被眾臣簇擁著,立在高台之上,一襲錦繡金龍皇袍,墨發高束紫金冠中,一派意氣風發的模樣,可偏偏他腿腳卻好似不便,站立時要由旁邊的小太監攙扶,更不合時宜的是,他面上帶了半枚銀質面具,遮住了左唇至右耳的半張臉。

在他身後,朝臣們皆穿戴整齊華麗,畢恭畢敬地站著,井然有序。

司露雙手交疊身前,緩緩步上台階,身後是一眾戎國跟來的官員,兩國即將洽談盟約,他們都將作為見證。

一步一步,她步態沉穩、落落大方,當邁上九十九級台階後,終於來到了李景宴身前。

她微微作了一禮,表示對大夏皇帝的尊敬,而後挽著唇角、周全有禮道:

“參見皇兄。”

說話時,她杏眸似水,謙和溫婉,極富一國之母的風範。

既然以昭樂公主的身份回來,那就免不了叫李景宴一句皇兄。

哪怕心中對此人再厭惡、再痛恨,當下也只能顧全面子,虛與委蛇。

兩人離得很近,僅僅咫尺隔。

李景宴看著明艷大方的司露,微微一怔,旋即回過神來,含笑看著她,眼底的陰色一覽無余,好比冰冷的毒蛇一般。

他擡手虛扶一把。

“皇妹有禮了……哦不,眼下應當叫你戎國皇後才是。”

李景晏笑著改口,表面客氣有禮,但司露明顯感覺到他背後笑裏藏刀的陰寒,還有心裏那份深入骨髓的恨意。

司露與他對視,不卑不亢:“皇兄何必客氣,我此番還朝,一來是解思鄉之情,二來,是代表戎國,想與大夏簽訂和平盟約。”

司露有條不紊地說著,李景宴聽了此話,目不轉睛地盯著她,像是要從她的臉上看出什麽端倪一般。

他的眼神裏,充斥著各種復雜的情緒,久久未有開口,似在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