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天理不容,代天行罰

街道上,李行腳踩八卦方位,快速移動間,留下道道虛影。

體迅飛鳧,飄忽若神!

“淩波微步!”

一直站在後方觀戰的費恒睜大眼睛,脫口而出。

他回想起一個多月前,李行在傳授給他岱宗如何後,說還要再傳授給他一門輕功:

“這門武功來源於一本名為《易經》的書,以易經八八六十四卦為基礎,使用者按特定順序踏著卦象方位行進,從第一步到最後一步正好行走一個大圈。”

李行開口介紹道。

“易經?”

費恒沒有聽說過這本經書,但當時旁觀的觀眾們全都激動了:

“臥槽,又一門易經系的武功出現了?”

“李行的易經系武功已經有好幾門了吧,太極拳、降龍十八掌,獨孤九劍,現在又多了一門輕功。”

“哇,看來在玉女系列武功之後,李行馬上就要完成第二套武功專輯了。”

“太牛了!”

“李行創造的易經系武功就沒有一門是弱的!”

“……”

其實李行很早之前就想具現‘淩波微步’這門堪稱絕世的輕功,但這門武功的具現條件是:必須先將一門易經系的武功練到圓滿境界。

所以一直到他將獨孤九劍練到圓滿境界後,才具備了具現的條件。

但因為他要練的武功實在是太多了,且無一不是絕世武功,所以只能暫時放緩了淩波微步的修煉。

一直到他打算將淩波微步傳授給費恒,才終於抽出一點時間用來修煉這門絕世輕功。

“步法神妙,保身避敵,待積內力,再取敵命。”

這是李行對費恒說的話。

在他看來,岱宗如何固然神妙,但在費恒把這門劍法修煉到動念之間就能算出破敵之法前,用淩波微步保命實在再合適不過了。

而且這門武功既是輕功,也是內功,可以在動中修習內功!

腳步踏遍六十四卦為一個周天,內息自然而然地也轉過一個周天,因此每走一遍,內力便有一分進益。

淩波微步境界越高,移動速度越快,走完一個周天所需時間就越短,那麽內力的修行速度也就越快!

李行將這門武功教給費恒,就是希望對方在提高保命能力的同時還能擁有高深的內力。

畢竟岱宗如何哪怕再厲害,沒有深厚內力支持也是沒用的。

而想要修煉淩波微步,必須精通《易經》,所以李行將《易經》也寫給了費恒,並且叮囑道:

“這本書你要是能好好專研,將其讀透,也能讀出個陸地神仙來!”

現在,親眼見證李行在承天之卷上寫下《易經》並且引來種種異象,費恒無比確信李行說的這句話!

……

李行一邊在承天之卷上繼續書寫《易經》的內容,一邊施展淩波微步。

體內氣息毫無窒滯,心意既暢,讓他不由得想到《洛神賦》中那些與“淩波微步”有關的句子:

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

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

此時的李行雖然未將淩波微步的境界練得多高,但卻將這份意境充分展示了出來,並且呈現給了承天之卷。

如果將《易經》看作是一個人,那麽獨孤九劍更多體現的是這個人的精神品質和思想,而淩波微步則體現的是這個人的外在特征。

兩者結合,才真正呈現出了《易經》的全貌。

隨著李行施展淩波微步,他身體四周浮現出一個個形狀各異的符號,是易經的各種卦象。

他每一步踏出都符合易經的卦象變化,再也沒有比淩波微步更直白的‘翻譯’方式了,天道意志給出的反饋越來越強烈,種種異象出現在他身邊:

天地運行,四季輪換,寒暑交替,冬寒夏熱,月盈則虧,日午則偏……

所有被承天之卷影響的人都‘看’地如癡如醉,哪怕絲毫不懂武功的人也能從中感受到一種天地之美,仿佛重新變成了第一眼看見這個世界的嬰兒,才發現原來這個世界是這樣的。

“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系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

蘭心下意識地喃喃自語。

天幹地支,陰陽五行和八卦都是遠古時期的道家先賢們提出的,先天宗的先天神算也脫胎於陰陽五行八卦原理,但蘭心此時從李行寫的《易經》以及淩波微步的顯示中看到了八卦更多的變化。

先天神算只有乾卦、坤卦、震卦、艮卦、離卦、坎卦、兌卦、巽卦這八個卦象,而此時李行已經寫到易經的第三十三卦!

這已經不只是單純地多出了幾十種變化那麽簡單,而是思維層次上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