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萬經之首

當聽完蘭心說的規則後,李行就想到自己可以寫《易經》。

《易經》被譽為萬經之首,從玄學的角度來看,其內涵和思想境界無疑是極高的。

不僅如此,李行身負的幾門絕學都來自於《易經》,可以用來完美應證《易經》中的原理。

當他寫完《乾卦》的內容後,承天之卷完全沒有要朝他靠近的趨勢,自身也沒有任何異象出現,似乎天道意志完全不認可他寫下的內容。

不過李行對此卻並不著急。

通過觀察蘭心和空見的行為,他大概猜到了所謂的天道意志並沒有人類那樣的智慧,沒辦法直接‘閱讀’承天之卷上的文字。

想要獲得天道意志的認可和反饋,還必須做好‘翻譯’工作,也就是將寫在承天之卷上的內容通過更直觀的方式展示出來,從而讓天道意志可以‘讀懂’。

空見采用的方式是以自身為實證,他對《金剛經》的一切解讀,所有細微發現和變化都是他在自己身上已經做到的結果。

他在解讀《金剛經》時,先是全身毛發,皮膚、筋骨、肌肉等開始發光,接著是周身所有竅穴,所有經脈。

當他第三次開始解讀《金剛經》時,他的周身竅穴更深處也開始發光,似乎每一處竅穴中都另有一番小天地。

這是實實在在地在用己身修行去踐行《金剛經》中提到的‘恒河沙數’之說!

這就是實證。

至於蘭心,則是通過道家符箓的真意來‘翻譯’自己寫下的道經。

道家符箓最早就起源於對天地意志的感悟,符箓被道家視為人與天道之間用於溝通的特殊語言,蘭心道家符箓來‘翻譯’自己寫下的經文,天道意志自然聽得懂。

現在李行寫下《易經》,自然也是需要翻譯的。

“這位劍仙到底想幹嘛?”

就當所有人心中都生出疑惑時,延城上空響起一聲龍吟。

街道上,李行單掌推出,一條金色巨龍虛影出現,然後被他打入了空中的承天之卷中。

蘭心用道家符箓的真意來翻譯她寫下的道經,李行此時則是用降龍十八掌的拳意來翻譯《易經》。

降龍十八掌來自於《易經》的乾卦,李行寫完乾卦的內容後用降龍十八掌來翻譯,可謂恰到好處。

天道意志終於給予李行反饋,他身體周圍出現了一條若隱若現的龍影,承天之卷也開始朝李行這邊移動。

而隨著一條條金色的巨龍虛影被打入承天之卷中,人們終於明白李行所寫的內容了:

“潛龍勿用,見龍在田……原來是這個意思。”

“這是上乘的武學之道啊!可惜不知道具體的掌法是怎樣的。”

“想不到這位劍仙不僅劍術非凡,連拳腳功夫也這般出神入化!”

“可惜現在比的是對大道的理解,直接書寫武道感悟,怕是比不過另外兩位。”

“……”

眾人心中想法各異,他們都以為李行現在寫的是上乘武學的思想,雖然也包含了大道的本質,但和空見還有蘭心所寫的內容比起來,終究還是有所差距。

事實也確實如此,承天之卷雖然往李行這邊移動了一段距離,但還是更靠近空見和蘭心。

李行見狀也不著急,一邊以劍氣繼續寫《易經》的內容,一邊拔出紫極劍,淩空虛點。

這一次,他打入承天之卷中的不再是拳意,而是劍意。

獨孤九劍的劍意!

獨孤九劍的武學宗旨同樣包含了《易經》的思想,而且比降龍十八掌更能體現出《易經》的本質——總結天道規律,從而預測天道走勢。

“歸妹趨無妄,無妄趨同人,同人趨大有……”

這是獨孤九劍總決式中的內容,其中‘歸妹’,‘無妄’都是易經中的八卦方位,根據對手所站的方位和其使用的武功來預測對方接下來的走勢和招式變化,從而克敵制勝,這就是獨孤九劍!

這套劍法看似在不斷破招,但破招的原理很多時候不是對方的招式真的存在破綻,而是因為預測到了對方接下來的變化,可以提前做出應對,如此一來對方就算沒有破綻,也等於有了破綻。

這也是為什麽獨孤九劍敢號稱破盡天下招式,因為只要有招式,就必然存在規律,只要洞悉了對方招式中的規律,能精準預測對方接下來的走勢,那再完美的招式都可以破綻百出!

可以說,獨孤九劍的劍道宗旨將《易經》的思想完美體現了出來,也讓李行寫在承天之卷上的內容有了實際的應證。

當李行將獨孤九劍的劍意打入承天之卷後,蘭心的臉色頓時一變。

“蔔筮之法?”

她精通先天神算,對於蔔筮之法最是敏銳,當李行以獨孤九劍來‘翻譯’《易經》,她立刻就反應過來,李行所寫的內容原來是一套蔔筮之法。